左权之女:8岁母亲改嫁,12岁毛主席拉她合影,上大学陈赓帮忙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记得太北小家伙是很怕冷的,当心些,不要冷着这个小宝贝,我俩的小宝贝。”这是左权将军在抗战中,满怀深情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件内容。

可见哪怕是有着铮铮铁骨的知名将领,也依旧饱含柔情,可是在1942年的一场突围战中,年仅37岁的左权不幸壮烈殉国,而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年仅两岁的女儿。

那么在父亲离世之后的左太北,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道路呢?作为烈士之后的她,想上“哈军工”却惨遭拒绝的背后,又存在着哪些隐情?

两岁与父阴阳两隔

左权同志给党内人士留下的印象是辛劳的,夜以继日的工作让他看起来格外消瘦。由于深受人民和同志们的爱戴,他34岁未成家这件事,也成为了大伙儿心中的头等大事。

直到1939年,团内来了一个22岁的北京姑娘刘志兰,她的性格招人喜欢,长相是人中翘楚,到达延安之后,她还和彭老总的夫人浦安修以及叶群并称为了“延安三美。”

刘志兰本人不仅十分有文化修养,而且还一心向往革命,她的到来也改变了原来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左权。

不过两人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少不了朱老总的撮合,朱老总当时可是非常看重左权的能力和为人,更是时刻将这位战友的终身大事牵挂于心。

当他找到左权询问成亲意愿时,没想到他倒害羞了起来,这下朱老总彻底明白了,于是朱老总亲自找到了刘志兰,对他们两人进行了撮合。

此事进行的十分顺利,仅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成了亲。不过当时刘志兰对了解甚少的左权并没有过多的感情,更多的则是对于朱老总看人眼光的信任。

直到慢慢接触下来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真的没有嫁错人。

1940年5月27日,他们的女儿在八路军的总部医院里出生了,由于她出生在太行山的北段,所以左权便给女儿取了“太北”这个名字,这段时光无疑是幸福的。

可是当时大半个中国都在处于紧张的作战当中,八路军也正在筹划着对日军交通线进行全面破击的关键战役。左权不得不为革命事业着想,决定让刘志兰带着女儿前往大后方延安。

那时的左太北才三个月大,纵然左权有着万般的不舍,可也迫于形势的无奈做了别离的选择,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左权和妻女的一别就是一生的时间。

临别之际一家三口进行了合影,左权抱着三个月大的女儿,露出了十分灿烂的笑容。这张照片也成为了之后左太北对父亲思念的一个载体。

到达延安之后左太北就去了保育院里生活,期间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父亲经常寄来书信。虽然年幼的左太北并不能体会到父亲的疼爱,但刘志兰的心里却是温暖的。

1942年的5月份,日本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侵袭,左权陷入到了被日军包围的境地。最后为掩护八路军总部顺利突围,他不幸壮烈牺牲在了战场上。

所以自小失去父亲的左太北,对于父爱可以说一直是模糊的,关于父亲的一切她也都是在别人的口中得知,真正让她体会到父爱的伟大是在42年之后。

母亲改嫁 承蒙老总照顾

1950年左权将军移灵邯郸,左太北和母亲一起给父亲送别。当看到无数的人民群众为父亲的牺牲流下了热泪时,她才在潜意识里明白了原来自己的爸爸是如此的伟大。

根据长大后左太北的回忆,1942年父亲牺牲时对她而言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感受,因为自从她记事起就是吃的“大锅饭”,在她心里托儿所承载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那里就是她的家。

她一直都没能体会到什么是父爱,好像对那时候的左太北而言,父亲并不是她人生中必备的一个角色了。

直到1982年,42岁的左太北从母亲刘志兰那里得到了一些尘封已久的物件,其中不仅有父母新婚时的献词稿和父亲牺牲情况的记录,还有左权写给刘志兰的11封信件。

在此之前左太北一直都在别人的口中得知父亲是怎么的疼爱自己,可她脑中和思想上并没有确切的画面,直到这11封信件全部摆在了她的面前,她才恍然的意识到了父爱。

左太北明白了父亲对自己的爱,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也是想要呵护而不能的无奈。左权对于女儿的爱是浓烈的,可大环境给予他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在信中父亲对于左太北有自责、有愧疚、也有祝愿,他时常将女儿的照片怀揣在身上,就好像一直在陪伴她成长一样。看到这些后左太北早已泪流满面,对父亲的思念更是无比真切。

虽然对左太北来说父爱整整迟到了42年,但它的到来无疑让她的生活充满了别样的温暖。

在此之前,左太北将自己对父爱的理解通通都放在了另外一个人的身上——彭老总。

随着后期左权寄来的信件减少,刘志兰就意识到了战况的严峻性,不过她能做的只有盼望着前线传来好的消息。可当她在朱老总那里看到丈夫失踪的电报时,心一下子就沉到了谷底。

“虽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但我怀着不安的心情,不愿去相信。”这是刘志兰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为了永恒的记忆——写给全》,字字句句满是爱意和深情。

左太北与母亲刘志兰

得知噩耗已成为事实的刘志兰痛彻心扉,时常跑到山坡下失声痛哭,每次看到女儿的小小身影,她都感到格外心疼。

自从左权牺牲之后,党内人士对战友家庭多加照顾,也有意让刘志兰再成立一个新的家庭。

直到女儿8岁的时候,刘志兰在党内人士的多番劝解下才松了口,在此期间原是左权秘书的陈守忠,一直对她们母女二人照顾有加,因此刘志兰才慢慢地接受了他。

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左太北并没能时刻跟随在母亲的身边,则继续在保育院里成长。只有在一些节假日或一些特殊的时机,才能和母亲见上一面。

刘志兰因为工作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对女儿的陪伴,所以便想着为她找一个寄宿学校让她继续读书,可是当彭老总得知之后立马就拒绝。

因为彭老总对左太北实在是非常喜欢,于是便让在北师女大附中上学的她寄居在了自己家中。在此期间,彭老总对这位战友的女儿可是给予了十足的关怀和教导。

也正是因为彭老总的关爱,才让左太北慢慢找到了所谓父爱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因此可以说在她前半生里,都将自己对父亲的幻想寄托在了彭老总的身上。

在彭老总的教导之下,左太北越来越像自己的父亲,不仅模样相差不大,就连那颗报国的心也一直和父亲保持着一致。而且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缠着彭老总为他讲述父亲的事迹。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对于革命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决心,在左太北的心里生根发芽了。当时的她就一心想要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完成对于祖国的建设。

之后左太北就一心想考到一所军事学校,可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成绩优异的自己却在考“哈军工”的时候遭到了拒绝。

曾得主席接见 升学惨遭拒绝

“你想见主席吗?”彭老总带着左太北在中南海散步时,突然向她询问道,但是当时年幼的左太北给拒绝了,因为她总觉得没有理由前去拜访。

直到1952年的6月1日,左太北才得以和毛主席见面,这次相见让年仅12岁的她有着充足的底气。因为左太北在学校里的成绩一直十分优异,所以被选中了向毛主席做汇报。

当毛主席见到身着学生服、戴着红领巾的左太北时,总是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主席总觉得两人之前就见过,可偏偏脑中又确实没有印象,就连主席自己也不禁感到疑惑了。

其实说起毛主席和左权也有着十分深厚的革命友谊,早在1930年左权从苏联回国后就跟随毛主席进入了苏区。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好几个年头,主席对他也是赞赏有加。

当左太北将自己的家庭情况一一向主席诉说之后,毛主席在长久的沉默中也慢慢红了眼眶。他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种情况下和故人的女儿相逢,随之心头似曾相识的疑惑也清晰了。

“如果左权还在的话,该多好啊!”毛主席看着时隔22年,先烈的骨肉已成长为了花季少女之后,由衷的发出这番感慨。

临别之际毛主席还拉着左太北进行了合照,并交代了她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自己的贴心嘱咐。

在主席得知左太北的愿望是继承父亲的遗志,选择去军事学校进修时,更是给予了她无限的支持。主席的肯定也更让左太北坚定了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的决心。

1960年左太北信心满满的报考了“哈军工”,虽然这所军事学校录用的大多数都是男孩,但有着女儿之身的她却有着十足的自信,因为她的自身能力和成绩都足够优异。

当左太北填报了“哈军工”之后,每天都在焦灼的等待着录取结果。可当迟迟没能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她前去询问时,招考人员给出的答案竟是政治审核不过关。

这个消息让一直充满信心的左太北一时感到十分惊讶,身为烈士子政治审核却没通过,这不禁让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疑惑。

当彭老总得知此种情况之后,他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要立马打电话给“哈军工”了解情况,可是被左太北给拒绝了,她想要自己去弄清楚这到底是如何一回事儿。

“陈校长您好,我是北师大附中的学生,我叫左太北,我父亲是左权。”在彭老总的帮助之下,左太北成功见到了时任哈军工学院的校长陈赓。

本来内心十分平静的陈赓,在听到左权两个字的时候彻底的坐不住了,他的惊讶不亚于当初主席见到故人女儿时的程度。

因为左权和他不仅是同期的校友,更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挚友,当他了解完左太北的情况之后,立马着手进行了调查。

原来在填报家庭情况时,左太北写上了他的一个叔叔,这个叔叔曾经当过国民党的军官,因此才有了录取不成功的事件发生。

“你都没有见过他几面,为什么还要把他写上去?”当陈赓了解完情况后,对左太北的填报发出了这句疑问。

“既然选择报考了哈军工,我就要把自己的情况清晰透明的全部上交给党和国家,绝不会有任何的隐瞒。”当时年轻的左太北,神情庄重的回答了陈赓的提问。

那时的陈赓仿佛在这位年轻的后辈身上看到了先辈的果敢坚毅的品质,于是他二话不说,就将这位心怀大义的女孩儿录入了学校里。

1965年左太北成功以优异的成绩从哈军工毕业,此后便投入到了国家的建设当中,还曾担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计划司副司长。

她先后在国家经委、航空航天部等单位从事着国防工业建设工作。

她的精神品质也一直受到同事们的一致赞扬,多年来她更是以父亲为榜样,牢记着建设祖国的使命,不断奔赴在令祖国强大的道路上。

除此以外左太北还一直十分关心群众,经常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为老区贫困状况的改善做出了十分积极的贡献。一直致力办实事的她,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也有着一片赞誉。

左太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诠释了“虎父无犬女”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虽然她和父亲的见面少之又少,但两人对于祖国的那颗赤诚之心却是出奇的一致,这永远值得世人赞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74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