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做了什么,从夹道欢迎到万人唾弃

提及江口沉银,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所耳闻,那个让人向往的百万宝藏曾经无数人为之心动,这个宝藏的主人张献忠作为明末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历来褒贬不一。

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做了什么,从夹道欢迎到万人唾弃

有人夸他扶危济贫,然而也有人指责他屠戮四川,从入蜀的时候夹道欢迎,到后来的万人唾弃,张献忠究竟在四川做了些什么呢?

一、起于草莽,立足义军

张献忠是陕西人,骨子里自带老秦人的那种彪悍勇武的传统,年少时的张献忠曾经有一份公差,按理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份公差已经是弥足珍贵。

然而一向喜欢打抱不平的张献忠最终还是因为犯了事,丢掉了自己的铁饭碗,此后,张献忠开始投身军营,尽管生活艰苦,但总能混口饭吃。可按照张献忠的性格,他又如何会在喜欢争强斗勇的军营里,老老实实呢。

果然,没过多久,张献忠就因触犯军法而被逐出了军中。离开军队后,张献忠开始在陕西到处游荡。在游历的过程中,张献忠已经嗅到了这个王朝即将到来的危机。

当时,陕西境内天灾人祸连绵不断,干旱和蝗灾导致庄稼颗粒无收。加上地方官吏根本不体恤百姓,仍旧横征暴敛,农民起义军的苗头越来越明显。

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关中地区的百姓率先举起义旗,仅仅几天,陕西境地的起义军已呈现燎原之势,并逐渐蔓延到了全国。

张献忠见时机已到,于是在自己家乡也扯起了一支队伍,响应义军。公元1633年,张献忠带领手下数万起义军,归附初代闯王高迎祥,开始了乱世争雄的王图霸业。

在高迎祥的带领下,起义军突破明朝政府军的重围,来到关内,似黄河之水,开始蔓延到整个黄淮流域。张献忠更是冲锋在前,接连攻克河南多地,将军队直接开到了朱元璋的老家凤阳。

凤阳作为明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历来都是被防卫得密不透风,此地的官员更是敛下不少钱财。张献忠攻克凤阳后,直接处死了当地的知府,并大开粮仓,分发凤阳豪绅家中的财物。

张献忠此举立即得到了凤阳百姓的欢呼和认可,选择跟随起义军的凤阳百姓不计其数。朱元璋如何也没想到,当年自己白手起家,如今却被另一个穷小子端了老窝。

二、分道扬镳,虎踞湖广

公元1636年,初代闯王高迎祥战败被明军俘虏,明廷将其凌迟处死。此时的起义军群龙无首,作为高迎祥手下的第一势力,李自成成功继承了闯王遗志,继续领导起义军。

此时的张献忠虽然在实力和威望上比不上张献忠,然而作为当初平起平坐的弟兄,如今却成了自己的上司,张献忠心中多少是有些不服的。此时的起义军虽然明面上仍在与明朝朝廷作斗争,但私下里却是暗流涌动,各个势力虎视眈眈。

明朝朝廷很快发现了起义军内部的分裂倾向,于是在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指挥下,迅速组织了对起义军的阻击,离心离德的起义军一时受到重挫。

李自成被打得只能窝在商雒山,等待东山再起。而张献忠则暂时名义上归附了朝廷。公元1639年,张献忠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叛出朝廷。李自成此时也率军杀出,之前被剿灭到只剩星星之火的起义军,再次出现燎原之势。

明朝朝廷得知以后,迅速组织起了陕西、安徽、河北两广地区的士兵,打算将起义军牢牢包围在中原地区。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张献忠和李自成分成两路向两个要地突围,这就是四川和关中。

张献忠抵达四川后,凭借着四川的天然优势,和官军打得有来有回,而且深得四川百姓的认可。在四川辗转半年后,官兵已经是精疲力竭,耗费甚巨。张献忠此时抽调精兵,重创官军,成功打破了官军对四川的封锁。

随后,张献忠带领军队出川,直指中原,俨然一副刘邦出川,一统天下的气势。由于起义军分发钱财,赈济百姓的行为,起义军在攻入中原腹地的时候,几乎没受到什么阻力。

张献忠用时一月,就攻克下了中原重镇襄阳。襄阳攻克后,张献忠一边安抚百姓,开仓赈粮,一方面继续指挥军队从襄阳向四方拓展领土。与此同时,李自成也东出河南,开始经略中原。

张献忠在攻打信阳时,被左良玉击败,不得已名义上归顺李自成,李自成则顺势取走了张献忠攻下的襄阳,在此称王。张献忠不甘心为人臣子,于是也在武昌称制,创建大西政权。

自此,张献忠和李自成走上了分庭抗礼的道路。李自成涤荡中原,扫清陕西后,张献忠深感自己的实力已经落于下风,看着李自成军队直捣北京,张献忠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三、入蜀称制,心性大变

此时的张献忠已经占据湖广地区,如果依赖长江天堑,或许能够与李自成形成南北对峙之势,两家安好,自己做一个偏安南方的小朝廷,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张献忠手下的智囊汪兆麟却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在汪兆麟看来,长江以南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守成之地,东吴、东晋、南朝、南宋,之前在南方偏安的小朝廷哪一个不是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放眼中华,唯有陕西和四川可以作为龙兴之地。陕西有潼关、函谷关之固,周朝和秦国因此得以东出中原,逐鹿天下。四川天府之国,北有秦岭之险,东有剑门关之要,汉高祖刘邦、汉昭烈皇帝刘备因此得以成就大业。

在汪兆麟的建议下,张献忠最终决定开赴四川,将整个大西政权全部移到蜀中。公元1644年,张献忠带领手下数十万军队开拔西进,沿途他还收编了另一支起义军马守应的部队,起义军队伍再次得到扩充。

此时的四川内部也开始派四川总兵秦良玉率军阻击张献忠入蜀,然而却被起义军击溃。

同年六月,张献忠攻克重庆,那些刚刚从李自成治下陕西逃亡到重庆的朱家王爷,逃得过李自成却未能从张献忠刀下脱身。重庆攻克后,入蜀门户已经被打开。

此时,蜀中百姓已无法忍受官员们在四川的所作所为,开始纷纷响应张献忠起义军,偌大一个成都,仅仅用了三天就攻克了下来。成都平定,张献忠正式称帝,并设立文武百官。然而没过多久,这个当时川中百姓夹道欢迎的政权就遭到了人们的唾弃。

四、穷途末路,过眼云烟

那么,张献忠究竟做了什么呢?

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后,首先就是对跟随自己的兄弟们大肆封赏,完善朝廷官制。中央百官设置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地方官员的设置。由于张献忠对于四川之前的明朝官员大都采取了直接杀掉的手段,导致四川一时人才短缺。

张献忠于是下令:“未取童生不许闪躲”,“已中者不得宁家,未中者不得在乡居住”。这条法令可谓是把四川一带的文人抓的死死的,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西政权缓解了人才压力,但是如此冷冰冰的条文还是激起了不少文人的不满。

除了引起文人反感外,张献忠还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之前的军饷以及开支基本都是靠劫掠富户,如今自己已经做到了这个位置,之前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就不再适合了。

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政策,大西政权在收缴赋税上还是倾向于敲打乡绅豪强,久而久之,张献忠在四川的名声就大不如前了。

与此同时,李自成攻破北京,却因得罪吴三桂,让清军涌入山海关,李自成好不容易攻下的北京就这样落到了清朝人手中。明朝的北方政权覆灭,继而南明朝廷在南京成立。

由于当时的南方大部分还掌握在明朝政府手中,女真人又是外族,而农民起义军又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导致大部分人还是奉南明朝廷为正朔。

南明朝廷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号召蜀中的名门望族加入到反对大西政权,归顺南明朝廷的队伍当中。张献忠统治下的四川内部开始出现分裂。

为了加强自己对四川的控制,张献忠开始严格排查与南明朝廷有联系的富绅,然而在清查过程中,不少百姓也受到牵连。一时间,整个四川,噤若寒蝉,道路以目。

百姓的这种反抗情绪不会随着压制被压下去,只会越来越高。同时,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也对大西政权形成威胁,惶恐不安的张献忠变得敏感脆弱。嗜杀成性。

公元1646年,清政府派遣皇太极长子豪格率领清军攻打四川,内外交困的张献忠不敌身死,他身后的大西政权也随之消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67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