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1959年9月30日晚7点30分,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共中央在竣工不久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大张旗鼓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国庆晚宴,这也是人民大会堂的第一次正式使用。

彼时,在这个“万人会堂”中,将会集满来自世界各国的的重要领导人。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除国家领袖毛主席,总理周恩来等国内一众领导人之外,还包括赫鲁晓夫,金日成等来自80多个国家的国外友人,林林总总参会总人数已达近5000人。

这不仅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盛大的外交盛典,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外交事件。

当时的各路宾客甚至工作人员都不知情的是,就在这样重要的外交晚宴进行中,此时的天花板上却隐藏着50个身披黑衣,人手一张棉被的神秘人,蹑手蹑脚穿梭在天花板的隔板上。

他们是谁,此行的目的究竟为何?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1958年,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发展不容乐观,中国失去了重要的国际大哥的支持,在国际的处境如履薄冰,此时扩大外交范围对于中国来说迫在眉睫。

1958年8月,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迎接马上到来的建国十周年,决定准备一场盛大国宴来招待各国贵宾。

此时我国最大的礼堂也只能容纳千余人,但在某些重大场合中可能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参与,有些宾客甚至被迫到露天场合参加会议。这样的场合怎么可能出现在外交会议上呢。

然而建国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对待外交方面更不容怠慢。中国决定建造几个“国庆工程”迎接即将到来的建国十周年来彰显国力,也为了展示建国十年的发展成就。人民大会堂就名列其中。

然而相比其他伟大工程来讲,“万人礼堂”人民大会堂的完成如燃眉之急,中央作出重要指示,必须赶在次年的国庆盛宴之前完全竣工以待全世界各国的外来宾客。

所以自1958年人民大会堂开工之际,留给这项工程从设计到竣工就只有仅仅十个月的时间。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不过,这种声势浩大的工程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更何况此时的中国经济处于起步阶段,想要建造如此雄伟的建筑的难度与登天其实无异。

然而就是这样被全世界指责为“异想天开”的白日梦,在1958年10月28日在全中国人民的期待中打起了地基。

即便我国人民对建造人民大会堂的事宜满腔热情的支持,但从现实因素来讲,工程的进行还是步履维艰的。

首先是设计方案的困难。修建人民大会堂的决策一经决定,中央便召集全国优秀设计师参与设计,有些设计师启程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去干什么。

当到达北京了解此行目的后随即投入到设计方案中去。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建国后的中国建筑,大多受政治因素影响深厚,以集中统一的思想为主,所以大多整齐规则为主要设计理念。

修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内部,高33米,相当于是层楼的高度,周恩来总理将顶棚设计成“满天星斗,水天一色”的方案。这种设计的广阔空间既能展现出我们大国的气势,又能突出人民在我们国家的主导地位。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当时的中国老辈设计师大多是海外留学归来,深受国外审美风格影响的。

人民大会堂正面采用古典对称,略加修饰点缀,建筑古朴庄重典雅但又不失美观,其中正面巨大尺度的石质柱阔又彰显了恢弘的气势。

大会堂的精美程度,不但处于我国其他同类建筑的顶端,在世界上也是顶流般的存在。他在创作中不仅采用先进的设计风格,也容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集思广益。

人民大会堂是集几代优秀建筑师的智慧和力量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才落成并久经风雪而屹立。其寓意也值得每一代人经典传唱。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国宴的前期准备

此次宴会的两大负责人全程倍感压力,一位是全程参与监督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及建造的沈勃,还有一位是北京饭店宴会总管郑连福。

受任设计、安排如此盛大的国宴,对于久经沙场的郑连福来说也还是不敢有一丝丝懈怠,这个宴会的设计真是苦了郑连福。

尤其是郑连福接到任务时,距离宴会已经不到30小时的时间。甚至于他初次步入人民大会堂场地时,也仅仅是宴会开始前三天罢了。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郑连福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将宴会餐桌的类型和排序,餐具的款式及摆放,上菜顺序,服务员的路线全部亲力亲为安排妥当。

首先宴会厅要容纳将近5000人,宴会厅要摆放最少500张桌子,每张桌子必须要预留出充足规则供客人进出和服务员行动的通道。

然而经过郑连福和其助手的反复测量下发现,宴会厅很难容下这么多张餐桌。宴会厅内7000多平方米,排除一大块演讲台和行动区域,剩下的面积也只能摆放四百多张桌子。

郑连福在餐桌摆放这方面就想得焦头烂额寝食难安。

后来一份文件的下达解除了这一难题,文件显示,宾客数量已经确定,只需摆放472张桌子即可。郑连福立刻重新确定摆放方案,将桌子摆放问题彻底解决。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对于菜品的选择,为了顾及到所有来宾的喜好,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要尽量适合大众口味的“淮扬菜”为主。

当时人民大会堂刚刚建立不久,还未招聘厨师,所用饭菜都是先在北京饭店做好然后送到宴会厅加热。如果想要招待外国宾客,那必然要选择全国顶级厨师现场制作。

所以,北京著名的淮扬饭店“玉华台”九位淮扬菜大师前来撑场。并且酒水分别设定为具有中国特征的茅台酒和龙井茶。

菜品定下,新的难题又油然而生。服务员在训练上菜顺序和上菜时间上,总是出现各式各样的差错,没有一次完美的呈现。

这难倒了所有人更让郑连福如坐针毡,毕竟这场宴会对中国来说史无前例,仿佛在解决一项世界未解之谜。

郑连福为此茶饭不思,偶然之间,一次过红绿灯的时候,让郑连福茅塞顿开。

看着人来人往复杂的车群和行人,被四个红绿灯控制的井然有序,郑连福顿时想到可以用红绿灯来控制服务员们。

想到就要开始实施,郑连福立刻加急联系工厂,连夜打造可以掉在顶棚的红绿灯。并告诉服务生们,绿灯就是可以按正常指示上菜,黄灯就是客人有需求需要服务,红灯就是有领导人讲话或要播放国歌时禁止上菜。

果然,此方法一经实施,服务生们迅速掌控局面,完美地过完每一次排练。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人民大会堂的安全隐患

然而就是在这样谨小慎微的操作和重视下,人民大会堂还是在建成后出了严重的差错。

郑连福在将一切交代妥当之后,也终于能够松了一口气时,突然接到北京公安局的来找上门的消息。郑连福知道在如此紧要关头能找上门来绝非小事,立刻会面。

可经过此次会面,郑连福的心凉了半截。让他没想到的是,公安局的人居然传来要求更换场地的消息。原因是人民大会堂的天花板使用木材较多,可能存在火灾隐患。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原来在人民大会堂起建之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各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物质基础极度落后,建造器材远远不足于所需,然而由于人民大会堂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辛勤奋斗,必须全部使用国产原料。

但当时中国的钢产量完全跟不上“十大建筑”的进行,准备的钢材料连一吨钢筋都凑不齐,在如此艰难的条件限制下,人民大会堂的建筑只能大多数以木质结构为主。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不过以易燃物质为主的建筑结构就造成了非常危险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天花板中布满了各种电线,如果高温导致发生短路引起火花更是容易造成火灾,那将会是致命的危险。

郑连福在得知这个消息时如雷轰顶,当时他对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彩排已经告捷,如果说现在临时换场地,且不说时间短的已经不可能实现,就之前的心血付诸东流就已经让人感到崩溃。

郑连福立刻通过公安局联系人民大会堂建筑负责人沈勃,沈勃得知消息也坐立不安,因为他作为工程负责人确实深知大会堂天花板的安全隐患,但这是无法避免的。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此时,沈勃提出一项提议:可以安排专业工人在天花板上盯着容易发生短路的部位,一经发现小火花,立刻使用棉被扑灭。

但选择这些工人也让人头疼,因为建国初期国内不乏隐藏着间谍和特务。于是只能层层筛选精挑细选了50名精锐电工来进行此工作。

于是发生了开篇提到的那么戏剧性的一幕。

从那个时候起,人民大会堂就经常采取这种救急方式:只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相关负责人员都会派来几十名电工来到顶棚上负责监视,而这种措施也持续了20多年。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国宴顺利进行,圆满结束

经过所有劳动人民的努力,宴会拉起了序幕,各国贵宾纷至沓来,场面如此盛大。国宴顺利开始后,郑连福也参与到服务贵宾的队伍中来,并时刻紧盯宴会的进展尤其是天花板。

宴会开始后,全场座无虚席,场面热烈掌声不断,但宴会进行时还是发生了一起事故。在周总理演讲之际,后厨突然发生了一起爆炸,声音神似恐怖袭击。

经过查看,原来人民大会堂的后厨采用的是当时新兴的天然气,但当时的厨师们还不能熟练掌握此用法,以至于发生了这起事故。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声爆炸被当时周总理发言引起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掩盖。后厨也做了紧急处理,这才避免了一起骚动。

经过这个短暂的小插曲后,国宴再没有发生意外,宾客觥筹交错好不快乐,一切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人民大会堂的建立

宴会结束后,沈勃感叹道:“这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三小时”。

虽然此次宴会耗时耗力不浅,但给所有来宾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来宾们对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改观。

当然这些成就离不开的是那些幕后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以及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氛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62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