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碎银子是如何分辨几两的?

小时候喜欢看武侠小说,经常能看到在饭馆吃饭的场景描写,江湖侠客骑着高头大马行走江湖,在饭馆儿酒足饭饱之后经常掏出几个碎银子仍在桌上,只听得一声:“不用找了”,潇洒而去!

每次看到这里就很好奇,古代那些大小不一,形状没规律的碎银子怎么那么多呢?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而且又是怎么分辨多重的呢?

古代碎银子是如何分辨几两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碎银子的出处,还有到底是怎么确定多重的,就是几两的。

其实,当时开采银矿数量很少,白银并不能够满足日常流通的需要,所以直到明朝中后期,因为贸易顺差的影响,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白银才成为了社会面上的主要流通货币。

正常的银锭基本上都是船型银锭,这种银锭最小面额也有五两,想在日常小额交易中使用很不方便,于是就有了一些碎银子。

那么这些碎银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种是使用的人自己拿工具将银锭砸开的。

第二种是银匠弄碎并且标注了银子的重量。

第三种是铸造者在铸造时备好不同的坑,将银汁灌入小坑中,铸出不同价值的碎银子。

那么碎银子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古人又是怎么分辨重量的呢?

所谓熟能生巧,店铺里的伙计或者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侠客由于经常与白银接触,所以大家就练出了掂银子的手艺,并不用称只用手掂量几下,就知道这些银子的具体重量。

而普通老百姓身上则必须要专门带有一些称银子的小杆称,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小型的杆秤叫戥(deng读等)子或戥秤,比较精密,专门用来称量小型贵重物品。店家也一般都会备有戥子可以判断碎银两具体的重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610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