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毛主席特批了李讷提交的一份特殊报告:同意并转江青阅

建国以来,毛主席鲜少待在中南海,而是经常乘坐专列火车,到全国各地进行视察。但是,他在处理国家公务的同时,却从不忽略对家庭琐事的操持。

毛主席

1970年,主席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文件,内容与女儿李讷有关。他翻阅后,时而欣喜,时而皱眉,最后郑重地批下肯定的话语,还说:“这份文件传回去后,转给江青查阅。”

这份文件是什么?为何毛主席还要单独批注,交给江青转阅呢?

一切要从李讷的人生大事说起!

最晚结婚,令父母牵挂

毛主席一生多儿多女,最后只剩下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与其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多。主席虽为一国主席,但从未忽视过家庭,特别是儿女们的终身大事,他总是最上心的。

毛岸青与家人

先有毛岸英在1949年的建国之际,与刘思齐喜结良缘,又李敏与孔令华在1959年举办简单的婚礼,后在1960年,毛岸青与邵华也出双入对,成了让人艳羡的夫妻。

可是,李讷作为毛主席的最小女儿,虽然年纪最小,结婚时间晚本无可厚非,但却在年近30岁时,都没有找到如意郎君。

这不禁令主席担忧起来,常常对他说:“找对象不必非要在高干子弟的范围,工人、农民也应考虑。只要对方家世清白,为人正道。”

图源网络

李讷何尝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但是,因为身份的特殊,再加上攻读学业期间没有时间接触朋友,自己也寻不到合适的人选。

听到女儿的“诉苦”,毛主席说:“你报名参加‘五七干校’吧!”

那时,全国各地掀起“上山下乡”运动的浪潮,很多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锻炼。

毛主席

主席之所以要李讷前去,一方面是锻炼其实践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是扩大交友圈,说不定能偶遇到“如意郎君”。

然而,令毛主席想不到的是,女儿此行,竟然真的如愿以偿。

抵达江西的农村后,李讷虽然人生地不熟,但干活非常积极,无论是脏活儿,累活儿,全都一应接下。她认真努力的模样,令一同下乡的知识青年感叹不已,当地百姓也是交口称赞。

毛主席

不过,一个新环境对于不善言辞的李讷而言,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平常的她只顾得上埋头苦干,鲜少与人交流,面对别人的夸赞时,也总是沉默。

因此,李讷总是一个人。

这天,她如往常般,挑着水走在田埂上,突然重心不稳,重重地摔在坑里,变得狼狈不堪。此时,头顶上方出现一双手,并伴随着关切的话语:“有没有摔伤?快拉着我站起来。”

毛主席

李讷疑惑地抬头望去,看见村民小徐正焦急地望着自己。很快,她借着对方的帮忙,站起身并扶起散落一地的水桶,紧接着连忙道谢:“谢谢你的帮忙。”

李讷害羞地话语,令对方也不好意思起来。一种旖旎的气氛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

此后的日子里,李讷与小徐逐渐熟识起来,一同劳作,也经常在田野上散步聊天,发出爽朗的笑声。随着越来越多的深入了解,他们确定了对彼此的想法,就这样相爱了。

毛主席与李敏、李讷

这是李讷的第一次情窦初开,虽然青涩,但由于她自下乡以来从未公开自己的身份,与小徐算得上真心实意。

两人的亲密无间,令同学和村民们都由衷地羡慕:“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你们抓紧时间结婚吧,我们等着吃喜糖呢!”

李讷绯红着脸,与小徐商定了婚事,并将自己是国家主席的女儿一事告知。对方先是惊讶,思索片刻后,郑重地说:“我有情于你,不关乎身份,而是你这个人。”

毛主席

看到小徐大胆直抒对自己心意,李讷激动无比,连忙向父亲报喜,请求同意。而毛主席收到信件后,在高兴之余,也谨慎地调查小徐的个人情况:

对方年少辍学,家境不好,但为人正直敦厚,家庭关系也干净简单。

很快,主席向女儿回信:我听说你与小徐的感情深厚,相处也融洽。既有意,可带回来一见,详谈结婚事宜。

毛主席

毛主席的言外之意,是应允李讷与小徐的婚事。但是,两人因缘分走到一起,注定要迎接各种各样的磨难,而结局,也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

相比毛主席的赞同,母亲江青却非常反对。

其实,早在李讷为婚事发愁时,江青就曾给她安排相亲,可惜与对方缘分不够,无法“一见钟情”。但是,江青却怀着中国传统思想,希望女儿能听取自己的“父母之言”。

江青

好在毛主席开明,要李讷聆听自己的心意,这才有了她去五七干校锻炼的安排。不过,当江青听到李讷要与小徐定下婚事时,也是毫不犹豫地发表反对意见:“你不能与对方谈恋爱,赶快结束这段感情。”

看到母亲如此固执己见,李讷闷闷不乐,但好在父亲支持,决定将那份与小徐的婚姻申请报告,先交给毛主席批阅。主席毫不犹豫地签字同意,得知江青反对后,也作出应对策略。

毛主席

因此,才会出现开头的一幕。足以看出毛主席对女儿李讷的爱护与信任,而这都是因为她是所有子女中,在父亲身边度过完整童年的人。

最小孩子,宠爱与教育并行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早早地参加到革命事业中,也将自己的利益抛之脑后。比如毛岸英、毛岸青、毛岸红三兄弟,曾一度沦落为乞丐,李敏更是前往苏联求学。

主席心中亏欠,对小女儿李讷也就倾注了更多的关心。

毛主席

1940年8月,延安的窑洞中传出嘹亮的婴儿啼哭声,里面的人走出来报信,说生了一个女儿。等候多时的毛主席,终于露出笑容,点点头。

那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主席对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而感到激动的心情丝依旧不减,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就取名‘李讷’吧!”

至于为何姓“李”,而不是“毛”,也有一定的说法。因为毛主席在早期革命中,为躲避“反动派”的迫害,改名“李德胜”,寓意着革命早日胜利。

毛主席

所以,为了保护女儿的安全,主席也延续了“李”姓的使用,大女儿李敏的名字由来也不例外。

光是名字,就足以看出毛主席对李讷的关爱。而之后父女俩的相处,更令人艳羡与传颂。

那时,主席虽然整日里公务繁忙,但从未缺少过对李讷的陪伴,特别是看到被包裹在襁褓中的女儿时,主席的内心也会变得柔软起来。

图源网络

随着李讷的长大,毛主席不再是一味地宠溺,而是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教给她。或许是遗传了父亲的好学,她总是能熟练背诵,不过,模糊的发言也常令人捧腹大笑。

虽然是战时的困难时期,但天真可爱的李讷却带给毛主席很多快乐。而且,这也让那些担忧主席身体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恰当的“借口”。

图源网络

要知道,毛主席因为挂念革命形势,忙于工作,而且大多时候顾不上吃饭与睡觉。长此以往,必将会生病,到时候得不偿失。因此,工作人员将主席喜爱与李讷玩耍,便总是推着她进入窑洞。

果不其然,毛主席一见到女儿,笑着说:“看来他们又把你当枪使喽!”

毛主席

即便识破李讷进来的目的,但主席依旧会放下手头的工作,亲昵地抱起女儿坐在腿上,然后掏出一旁的诗词,给她讲故事。

可以说,这番温馨的场面是毛主席在那段艰苦岁月中的回甘,每每想起,嘴角都会不由自主地扬起。可是,父女俩的愉快时光并未持续太久。

毛主席

1947年3月,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天下皆知,国民党军队更是肆无忌惮地对延安根据地发动攻击。毛主席清楚对方的来势汹汹,为保存解放军的有生力,作出“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作战方案。

彼时,李讷不过7岁,如跟随队伍一同转移阵地,势必会在恶劣的条件中吃尽苦头。主席权衡利弊下,决定将她寄养在山西兴县的一户农民家庭。

毛主席

临别前,毛主席与李讷相拥而泣,过后,主席更是望着女儿离开的方向,流泪不止。不过,所有人都明白: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毛主席的英勇指挥,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内战形势也有了扭转之态。主席马不停蹄地将李讷重新接回身边,此后,她一直留在父亲的身边,直至成年。

毛主席

建国后,李讷从西柏坡小学,转到北京西郊育英学校。开学前,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讷娃上学是好事,但是,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是毛主席的女儿。你要靠自己的努力,作出成就。”

父亲教育的话语,成了她贯彻一生的座右铭。但是,也为此受到很多委屈与难过。

图源网络

因为李讷的学生信息登记表上是毛主席卫士王鹤滨的名字,所以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其真实身份。但是,因为身处高干子弟的学校,同学之间免不了互相打听家庭情况。

这天,李讷像往常一般,穿着打着补丁却整齐干净的衣服上学。刚坐下,同学们凑上来,好奇地问:“你爸爸是做什么呢?也是干部吗?”

“不是干部,他是工人。”

毛主席

此话一出口,其他人都笑出了声音,认为她是乡巴佬。但是,她始终谨记毛主席的教诲,从未辩解过一句。

1959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国迎来“三年苦难时期”的挑战。毛主席以身作则,提出“三不政策”,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然而,年幼的李讷正处于生长发展时期,却被毛主席要求住校拿饭票吃饭。僧多肉少,她常常饥不饱腹,变得越来越面黄肌瘦,让人格外可怜。

毛主席

毛主席的卫士李银桥看着李讷长大,实在不忍心,买了一袋大饼干,偷偷地送给她与姐姐李敏。可是,这件事情被毛主席得知,李银桥也受到一顿如狂风暴雨般的批评:

“李讷作为毛主席的女儿,必须有吃苦耐劳的觉悟。”

虽然主席铁面无私,但怎能不知道李讷吃的苦头。过后不久,他将自己的口粮节省下来,留给女儿。

图源网络

后来,李讷步入中学期间突发阑尾炎,需要做手术。毛主席在外地办公,无法陪同,又巴巴地写信安慰: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你一定要培养意志。早日好了,大家欢喜。

1959年,李讷在父亲沉默却温暖的关心中,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而她也一直遵守着毛主席不允许搞裙带关系的原则,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做贡献。

然而,对李讷严格的毛主席,却在1972年,愧疚地说:“讷娃的婚事太草率了!”

再婚重拾幸福,参观韶山老家

图源网络

起初,李讷与小徐结婚后幸福快乐,诞下儿子徐小宁后更是温馨美满。但是,在之后的相处中,两人因为学历的差距,渐渐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让她感到心力交瘁,不得不离婚。

为了不麻烦父亲,李讷带着儿子徐小宁来到北京的一处小胡同中,暂时居住下来。而主席看到女儿的贫苦生活,忍不住落泪,安排张耀祠抽出8000稿费,送给她作生活补贴。

李讷感受到主席的关心,委屈的泪水顿时喷涌而出,说:“爸爸本就患病身体不好,我还让他这么操心,真是不该。”

李讷与王景清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病逝,给她带来前所未有的打击。好在最后遇到王景清,组建了新的家庭,也算了却父亲生前的心愿。

1984年,李讷在丈夫王景清的陪同下,来到韶山的毛主席故居。看到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她放声大哭,周围人得知其真实身份,也动情地说:“毛主席的小女儿回家来了!”

毛主席的故乡,即是李讷的故乡。因此,她此来也是纾解对父亲思念之苦。

后记

毛主席与李讷

李讷作为主席的最小的女儿,用一生贯彻着主席的精神,并用自己的坚守,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贡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58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