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最大牌的名士是谁?(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仕途!)

这篇聊聊大名士夏侯玄

夏侯玄,字泰初,沛国谯县人。

早在青年时代,夏侯玄便是名士领袖。彼时勋戚子弟喜好结党交游,清议朝政,这种行为被称作“浮华”,而夏侯玄便是浮华子弟中的首脑人物,以至于被奉为宗主(少知名,何晏以材辩显于贵戚之间。邓飏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于闾阎;而夏侯玄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

司马师当时亦在其中,与何晏、夏侯玄等人交游往来,对夏侯玄的影响力十分清楚(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景王亦预焉)

夏侯玄之后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在和毛皇后之弟毛曾同坐时面露不悦,而被魏明帝曹叡记恨,贬其为羽林监(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於色。明帝恨之,左迁为羽林监。)

散骑黄门侍郎乃是皇帝身边的亲随,前途无量。夏侯玄即使得罪了外戚被贬抑,也依旧担任羽林监,掌宿卫之任。

相比同期的何晏、邓飏、李胜等人,卷入了浮华案直接遭到废黜禁锢(南阳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

司马师更悲催,四十多岁才再度出仕,被诸葛恪讥笑为“幼弱”(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指司马师)幼弱,而专彼大任)

少帝曹芳即位后,大将军曹爽辅政,夏侯玄升任散骑常侍、中护军(正始初,曹爽辅政,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

夏侯玄此时身具多重身份:

1、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曹魏的自己人(父尚,魏征南大将军。母曹氏,魏德阳乡主)

2、曹爽的表弟( 爽之姑子也),被曹爽引为自己的心腹(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

3、司马师早年迎娶夏侯尚女、夏侯玄胞妹夏侯徽,他和司马氏也是亲家。

作为曹魏自己人的夏侯玄此时已经发现了九品中正制的巨大弊端,

曹魏代汉,曹丕为何要用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高门最终给西晋的汉人带来了什么结局?

在这篇文章咱们讨论过九品中正制的判定标准:

两个方面:

1)家世,也就是你的出身,往上追溯你的父辈、祖辈、先祖都当过什么大官,有没有封过侯,像汝南袁氏这样的四世三公自然就很容易当官了。

2)行状,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基本上就是四字短语,比如“德才兼备”等等。

然后根据“家世”和“行状”这两方面来定品。(九品中正制和刚刚过去的“察举制”比起来,区别在于“家世”这个因素真正开始制度化了)

曹魏最大牌的名士是谁?(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仕途!)

到了曹芳时,司马懿做了重大改动,加了个州中正官制度。

这就是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的品评,各郡的中正官变成了小中正官。

各州的大中正官由司徒推荐,小中正官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司徒确认任命。

曹魏最大牌的名士是谁?(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仕途!)

这样一来,中正官这个核心位置就由司徒掌控,而司徒这个位置后来又把控在司马家或者依附他们的几个顶级家族手里,换句话说,朝廷的人事权,他们几个顶级家族就掌握了。

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面,家世的权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到了两晋时,就变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高门”了。

过去还有一些寒门子弟通过刻苦读书,获得贵人赏识,踏入官场,到了魏晋,没有强大的家族底蕴,哪怕你再文武双全、再学富五斗都没戏。

底层的优秀人才没有出头之日,权力都被门阀所统治,当然门阀也会出品一些人才,但是大部分都是素位尸餐的废物。

针对这些弊端,夏侯玄提出“限制中正官权力”、“除重官”、“改服制”等措施。

如果朝廷能采纳并实行的话,魏晋之后的历史也许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只是这些举措自然会得罪门阀士族,曹爽遂把夏侯玄调任中护军,在任上,夏侯玄选用的武官将卒,都是一时俊杰,后来大多官位显达,牧州典郡。他选拔人才的标准、方式,也成为了后继者的楷模(玄世名知人,为中护军,拔用武官,参戟牙门,无非俊杰,多牧州典郡。立法垂教,于今皆为后式)

之前就响彻士林的夏侯玄在军政两方面都体现了自己能力,令名士纷纷敬仰。

玄学领袖何晏: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

颍川荀氏的荀粲:夏侯泰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隙。二贤若穆,则国之休。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

河东裴氏的裴楷: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

荀粲和裴楷都是亲司马氏的,连他们都如此评语,可见夏侯玄的声望之隆。

他的一句话,就能影响一个人的仕途,咱们举一个事例。

西晋的清谈领袖乐广的父亲乐方曾任征西将军夏侯玄的参军。夏侯玄在路上看到年幼的乐广,就叫他过来和他谈话,回去后和乐方说:“刚刚看见乐广的神姿爽朗通脱,以后肯定会成为名士(参魏征西将军夏侯玄军事。广时年八岁,玄常见广在路,因呼与语,还谓方曰:“向见广神姿郎彻,当为名士。卿家虽贫,可令专学,必能兴卿门户也。”)

王戎(琅琊王家)任荆州刺史时,听说夏侯玄曾经如此叹赏乐广,便举其为茂才(王戎为荆州刺史,闻(乐)广为夏侯玄所尝,乃举为秀才)

曹魏最大牌的名士是谁?(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仕途!)

但是夏侯玄的声望也让他成为司马师的眼中钉,这点咱们后续再写。

曹爽为了同司马懿争夺地方军区兵权,又把夏侯玄调到凉州,任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军事。高平陵之变(7):曹爽力主伐蜀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做了什么暗箱操作?)

之后,夏侯玄与曹爽一起策划骆谷之役。征发六、七万兵卒,自骆谷入蜀。

曹魏最大牌的名士是谁?(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仕途!)

在蜀军顽强的阻击下,魏军始终拿不下小小的兴势。曹爽的六万魏军为何拿不下蜀汉数千人马?(兴势一战最大的功臣是谁?)

为啥呢?

两点原因:

1、人心不齐

作战主力雍州刺史郭淮出工不出力(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依照魏国传统,州都督多由州刺史晋升而来,郭淮自曹丕时代便担任雍州刺史,迄今已逾二十年,论功劳、资历早该升任都督,却被夏侯玄拿走了。

2、后勤困难

曹爽严重低估了后勤保障的难度。

这次南征,曹爽命令内迁至关中的氐羌负责转运粮草。但是傥骆道路况恶劣,氐羌们是怨声载道(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

此时曹爽与司马懿已经交恶,但夏侯玄与司马家有亲戚的关系,司马懿遂写信劝说他:曹操汉中之战大败,如若再不撤退,恐将全军覆没((司马宣王谓夏侯玄曰:“春秋责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今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将何以任其责!

夏侯玄害怕,于是劝说曹爽撤军(玄惧,言於爽,引军退

曹爽回京后,加大了对司马懿的打击,掌握了所有军权,连司马懿的盟友郭太后都软禁于永宁宫,大权旁落的司马懿被迫选择了生病,从此不再问政事(帝称疾不与政事)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司马懿开始了阴谋夺权的计划,不久就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夏侯玄的人生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5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