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林彪回武汉老家看望,托公社书记交给汪静宜3000元钱,为何?

1959年的秋天,林彪来到武汉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他想起自己已经20多年没有回到家乡看望,于是决定回家乡看看。

他来到家乡后,村里的公社书记急忙前来招待。林彪看到公社书记,问道:“汪静宜现在如何样了?生活如何样?”书记回答:“她现在50多岁了,身子骨还好,家里现在也没有什么人,就剩她自己靠着做鞋卖为生,生活水平一般。”

林彪听见,心头不由一震,情绪复杂,然后拿出3000元钱,交待书记转交给汪静宜,并嘱咐不要告诉这笔钱的由来,如果她问起,就说是党组织给的。交代完后,他便离开老家,继续奔赴下一个工作地点。

随后公社书记来到汪静宜家里,拿着3000元钱,对她说:“这是政府让我给你的补助。”汪静宜突然见到这么多钱,大吃一惊。在那个年代3000元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按照卖鞋赚钱来算,她要卖很多年的鞋才能有这么多钱啊!

想到这里,她立即意识到了什么,是不是他回来了呢?他真的回来了吗?可是她又不敢相信,鼓起勇气问书记:“这3000元钱到底是谁的?”书记回答:“您别犹豫了,这个钱就是组织给您的补助。”

汪静宜听后,却摇摇头。她虽然老了,但是不傻。她很清楚,自己没有什么特殊的身份,也没有什么巨大的贡献,只是一名普通的老人,政府如何可能突然给她这么大一笔补助呢?于是她说:“你如果不说实话,我是不会收下的。”

图|林彪

可书记记得林彪的嘱咐,哪里能说呢?一时间两人陷入僵持。

无奈之下,书记让汪静宜发誓,不能告诉别人这笔钱的来历,他就告诉她真相。话落,汪静宜立即发誓,绝不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书记告诉汪静宜,这是林彪送来的。

汪静宜听后,苍老的脸庞流出两行热泪,嘴里念叨着:“真的吗?这是真的吗?他还没有忘记我?”事实上,林彪确实一直从未忘记过她,并在心里记挂她一生。

那么两人之间到底有着如何样的故事呢?林彪为何会给汪静宜3000元钱?汪静宜后来如何样了?

关于两人的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林彪的第一段婚姻:有名无实

林彪出生在湖北回龙镇一个小山村里,家里是附近有名的大户人家,家境富足,因此他从小就拥有上学的机会。并且他就读的学校都是新式学校,接受了新思想教育。其中新思想就包括反对包办婚姻,提倡自由恋爱。

但林彪当时年纪还小,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人生大事,因此没有过多在意。加上他从小性格沉默寡言,表情冷淡,独来独往,更加不会主动与女孩子交往。

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家人已经给他订下一桩婚事。

那是在林彪出生后的第二天,林父的好友汪家也诞生一个女儿。由于林父和汪父关系非常好,所以提议两家结成亲家,给两家孩子订下娃娃亲。于是在两人7岁那年,林汪两家筹办两桌酒宴,正式订下亲事。为此林家还专门给女儿改了名字,叫汪静宜。

那时的林彪尚且年幼,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而且他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天生排斥这段婚事,并不想多做理会,只是一心一意投入学业中,完成自己的学业。

1923年,在两个早已参加革命的堂兄带领下,林彪加入青年团,接触到社会主义革命。同年,堂兄将林彪带到武汉,把林彪送到武昌共进中学就读,让他继续学习,接受革命思潮的熏陶。

林彪进入中学后,也没有辜负堂兄的期望,非常认真学习,爱读进步书刊。但堂兄没有想到的是,林彪在读书期间喜欢上一个女子。

这名女子名叫杜若冰,林彪同乡。小的时候,两人就开始一起玩耍,留下不少快乐的童年记忆。因此当两人在一个中学相遇,关系自然非比寻常,经常在一起来往。

那时杜若冰的文化差一点,林彪便经常教授她知识。而林彪的生活自理能力差点,杜若冰便经常在生活中关心照顾他。于是随着两人渐渐来往,林彪不可避免地喜欢上杜若冰。但因为林彪的性格内向,没有向她表明心意。

直到1924年,杜若冰去安徽师范学习。她走后,林彪开始日夜思念,忍不住给她多次书写表白信。杜若冰接到来信,给他书写一封回信,表明自己要努力学习,暂时不考虑个人婚姻,拒绝了他。

林彪看到拒绝信,心里凉了半截,开始精神不振,干什么都没有心思。直到一天,堂哥来到中学看到林彪精神不振的样子,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断追问林彪,面对堂哥的不断追问,林彪只好将事情告知堂哥。

堂哥听后,没有责怪他,只是向他讲述:一个好男人应该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学习。要为穷苦人民奋斗,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建设新中国。总之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应该一味纠结于爱情。

林彪听后,似乎心里有所感悟,好像明白了什么。从此他开始放下感情,把全部精力放到学业上,不断学习。同时他不断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这段时间,他比从前更加沉默寡言,但是成绩直线上升,思想觉悟也在不断提升。

图|林彪

1925年,林彪在堂哥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陈独秀和毛泽东发布通告,要求各地党组织选派党员到广州,参加黄埔军校的考核。林彪得知后,果断中断学业,来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两个堂哥得知后,也非常支持。一个堂哥说,中国的革命最终还要依靠军事去解决,共产主义需要大批的军事家;另一个堂哥也说,你去搞军事,以后要当一个军事家,依靠武力打倒反动势力。随后两个哥哥给他准备行李,亲自送他上轮船。

一段时间后,林彪到达广州,成功考进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四期的学生。他听从大哥的话,暂时不考虑恋爱,一心一意地学习。即使在学校自由活动期间,他也从不出去游玩,而是独自待在学校继续读书,训练自己。

正因为他把全部心思投入学习,加上他从小学习,文化水平比一般人要高,脑子又聪明,爱动脑筋,所以他的成绩非常好,每门课程都名列前茅。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彪的各方面成绩都非常优秀,能文能武,被同学称为“军校之鹰”。

一年过去,林彪从学校毕业。毕业后,他回到武汉,按照党组织的安排,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独立团见习排长。此时林彪也不过19岁,又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深受党组织的重视,前途一片光明。

但就在林彪在外打拼的同时,家里的父母也为他的婚事担忧不已。毕竟按照当时普遍的结婚年龄来说,19岁的林彪也算是晚婚了。父母眼看着双方都到了成婚的年纪,可林彪久久未回,焦急不已。

无奈之下,父母给林彪寄去一封信件,在信中谎称自己病重,让林彪立刻回家。林彪接到信件,果然急匆匆赶回家。可他没想到,当他回到家里,迎接他的是一段父母包办的婚姻。

实际上,当林彪渐渐长大,接受新思想后,就开始反对这门亲事,要求取消婚约。可是林父林母非常传统,守着陈旧的思想,坚持不肯取消。他们坚信,林彪和汪静宜的八字适合,会是一门好亲事。

图|林彪

面对父母的固执,林彪也不肯妥协,久而久之,这门亲事也就拖延下来。这次回来,林父林母再次提起,坚持要两人完成婚事。已经彻底接受新思想熏陶的林彪,如何可能接受,于是他再次坚定拒绝,想退掉婚约。

林父听后,大为恼怒,大声训斥林彪一顿,逼着双方成亲。可即使如此,林彪依旧坚持不肯妥协。如此一来,场面陷入僵局,尴尬不已。林母看着倔强的林彪,一时想不通,伤心地流下眼泪。

林彪看到母亲哭了,内心非常不忍,只好退一步,说考虑考虑,先在家里住下。次日,最终林彪还是拗不过父母,按照父母的要求,提着礼品和女式红嫁衣来到汪家,协商两家的婚事。汪家见到嫁衣,还是放心不下,要求林彪给出一个具体的结婚期限。

可林彪本就不愿意结婚,这次过来也是无奈,只好借口战事紧急,来不及举办婚礼,等北伐战争结束后,他再回来完成婚事。汪家听到这个承诺,才稍稍放心。同时躲在后面的汪静宜也听到这个承诺,满心欢喜地想象着成为林彪的新娘。

几天后,林彪急匆匆告别父母,回到部队。没想到,几个月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革命形势日渐严峻,反动派到处杀害共产党人。身为党员的林彪,自然也不能逃脱,开始与反动派斗争。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林彪更加坚定要退掉这门婚事,于是他书写一封书信退掉婚事,决心全心全意投入革命斗争。

谁知汪静宜是一个非常传统,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子。她收到信件后,坚决不肯退婚,表明他们俩的婚事已经众人皆知,不能仅仅凭借一封书信就退掉。就这样,她开始漫长的等待,一心一意等着林彪回来。

而这些事情,远在部队的林彪却是不知道的。

第二段婚姻,感情破裂

后来,林彪参加反抗国民党的起义,还上了井冈山,专心投身革命。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建立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林彪担任校长。

那时延安身为红色革命的圣地,聚集众多优秀文艺青年,经常搞一些文艺活动,还会邀请红军领导们参加。而对于繁忙的红军领导们来说,参加文艺活动也是放松心情的方式之一,因此每到星期六,很多领导人都会参加活动,林彪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林彪性格内向,所以他参加活动从来不跳舞,只是会与熟悉的人站在一旁攀谈。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姑娘对林彪产生爱慕之心。但面对众多姑娘的爱慕之情,林彪却无动于衷。

他没有选择那些姑娘,而是将目光放在一位叫张梅的姑娘身上。张梅原名叫刘新民,长得非常漂亮,被称为陕北一枝花。

然而真正打动林彪的不是刘新民的美貌,而是活泼开朗的性格。或许是林彪本身的性格非常内向,因此他见到活泼开朗的姑娘,不由自主地被打动。很快,他向刘新民展开追求。

面对林彪的追求,刘新民非常高兴,顺其自然接受这份感情。1937年,两人正式举行婚礼,结为夫妻,还生下一个女儿。一年后,因为一次误伤,林彪先是来到延安接受治疗,后又和妻子一起来到苏联养伤。

苏联养伤期间,林彪夫妇居住在一栋房子里,过着平静的生活。可就在这段时间里,夫妻两人的性格开始不合。林彪性格内向,喜欢待在屋子里看书,而妻子刘新民性格活泼开朗,喜欢出去社交,结交朋友,由此两人渐渐出现分歧,争吵。

5年后,林彪回到国内,刘新民留在苏联,两人的婚姻破裂,正式结束。

第三段婚姻,终身夫妻

林彪的第三任妻子名叫叶群,两人结为终身夫妻。

叶群是一名福建人,出生在1919年。由于父亲是国民党少将,所以家境殷实,同样很小就开始读书,成绩优异。她从小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就读中学,后又考取国民党电台,成为一名广播员。

图|叶群和林彪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来到延安,参加革命。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她来到女子大学,担任组教科长。当时的叶群五官端正,身材纤细,性格活泼,也算是延安有名的一个美人。

恰好叶群正值芳龄,正在考虑未来结婚的对象。她想找一个高职位的领导,可找遍周边的人都没有合适的对象,简直把她愁坏了。正在此时,林彪从苏联回来,进入她的视线。

虽然她得知林彪比自己大十几岁,又有了孩子,但是叶群不知如何回事,就是看上林彪,想与林彪在一起。只是她是一个女子,也不好意思主动追求,只能耐心等待两人相遇的机会。

一次,林彪来到女子大学教务处办事。当时恰逢校长,副校长等人都不在,只有叶群一人在教务处翻阅杂志,于是林彪开始与叶群交流起来,两人由此相识。经过一番交流,热情开朗的叶群给林彪留下深刻印象。1943年,两人正式结婚,婚后先后生下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生活幸福美满。

然而正当林彪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汪静宜的命运却显得不是很顺利。

当初林彪一别后,再无音讯,只留下汪静宜傻傻等待。一转眼,十多年过去,汪静宜坚持不肯取消婚事。直到1937年,家乡的亲人才得知林彪的消息。林父得知消息后,再次来信,要求林彪回来与汪静宜结婚。

林彪没想到这么久,家人还在惦记这件事情。但是他已经在延安结婚,是不可能回到家乡再结婚的。为了打消亲人的想法,他只好寄回去他和刘新民的结婚照,表明自己已经结婚的事实。

林父看到照片,非常生气。奈何距离遥远,他丝毫没有办法,只好向汪家解释这件事情。汪家得知后,大为恼怒,甚至汪父一气之下,卧病在床,不久便离开人世。即使如此,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汪静宜,依旧苦苦等待着林彪,希望有一天林彪能够回来。

每至夜深人静,她总会拿出那套火红的嫁衣,轻轻摩挲着,左看右看,折来折去。这身嫁衣,代表她一生的爱恋,支撑她的一生。或许她是真的爱慕上林彪,甘愿等待,又或许她是由于封建礼教的影响,认定林彪。其中种种缘由,已经无法具体述说。

1938年,日军入侵武汉,汪静宜的家乡成为一片废墟。为了躲避日军的危害,汪静宜带着年幼的妹妹和年老的母亲,一路乞讨至香炉山。在这里,三人暂时安顿下来,过着拮据的生活。

堂妹得知她的现状,劝说让她趁着还没有老去,赶紧嫁了吧。汪静宜听后,坚决拒绝,气愤表示一女不嫁二夫,我绝对不嫁人。从此她就真的一个人生活,再也没有想过嫁人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林彪已经成为一名有名的人物。汪静宜却不愿意沾林彪的光,选择独自回到娘家,独自生活。

林父和周边的亲人都劝说,让汪静宜再找个人结婚,可汪静宜依旧拒绝,坚持不肯再嫁。后来林父又找到叶群,让她给汪静宜找个工作,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叶群得知后,表示可以让汪静宜给他们带孩子,被汪静宜拒绝。

林父见汪静宜多年独守空房,又没有工作,非常可怜,于是写信给当地民政局给予照顾。民政局得知后,拿出一些钱给汪静宜,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汪静宜还是拒绝了。她始终守着一颗坚毅的心,坚持不肯沾林彪的光,独自生活,绝不再嫁。

50年代初,林彪无意中得知汪静宜还在等着他,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这个不认识字的农村女人,等待他的决心如此坚决,居然苦苦等待他23年,不禁感慨良多。

一次,林彪提出想见汪静宜一面。汪静宜得知林彪到来,非常高兴。可是她也很清楚,林彪过来只是为了劝说让她再嫁,于是拒绝与林彪见面。无奈,林彪只能留下一点钱,并托人转告汪静宜,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吧,随后便离开了。

可汪静宜死了心,坚持一女不嫁二夫,坚决表示不肯再嫁。如此一来,众人都没有办法,只能由着汪静宜独自生活。

多年来,汪静宜一直独自生活,靠着做鞋子,卖鞋子,赚取微薄的收入谋生。随着时间过去,她的亲人也渐渐去世了,只剩下她一人生活。她平时的生活,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除了做鞋子,就是满足一日三餐。

一个人赚钱,一个人花,日子也过得去。当她得知林彪的家庭美满时,也只是感叹一声,自己命苦啊!

直到1959年的秋天,她收到村里书记送来的3000元钱。看到这么大一笔钱,她的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应该是林彪回来了。确定是林彪回来后,她的眼中不禁流下泪水,收下了那笔钱。

不过她收下钱后,却没有花,而是把这笔钱收进箱子锁住,依旧靠着做鞋赚钱,满足基本的生活。只是她的鞋子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因为有人每十天就上门收购鞋子,有多少买多少,而且价格也非常合适。

并且不久,汪静宜还领到老人卡,每个月都能领到一些生活补助。从此她再也不愁吃穿,可以过着比较舒适的生活。显然,这些都是林彪安排的。

1967年,汪静宜静静离开人世,结束她孤寂的一生。众人收拾她的遗物时,发现那3000元钱还有一身红色的嫁衣,整整齐齐地放在箱子里。得知汪静宜故事的人,看到这些东西后,忍不住流泪。

值得一提的是,林家后人可怜她的等待,将她的名字写进林家的族谱。

得知汪静宜的一生后,我们却无法探究,她孤寂悲凉的一生是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时代造成的。其中的种种过程,已经无法细说。

可悲的是,她的一生都是在无尽的等待和孤寂中度过的。虽然对于林彪来说,这只是一段包办婚姻,但是对于汪静宜来说,却是她的一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56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