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的“狗不理”包子,为何卖不动了?食客:你去看看价格

要说天津最为闻名的美食,“狗不理”包子时常榜上有名。即使并非天津人,全国各地的居民大多都对此有所耳闻,不得不承认的是,天津与“狗不理”包子几乎算得上捆绑关系。

薄而松软的皮包裹着鲜美多汁的肉馅,上皮的褶旋汇成褶花,本该稀松平常的材料却成就了足以传承百年的“狗不理”包子。

按理说这样的食物即使时过境迁也不至于落幕,奇怪的是“狗不理”包子在享誉盛名之后,如今却卖不动了,那些食客只指出一点便足以使人恍然大悟,食客说:你去看看价格。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包子的出现距今已有一百多的历史,论起其来源可追溯至1831年,它的创造者高贵友正是在此年出生,他的父亲与当时大多数的家长一般给他起了一个较接地气的乳名。

这个乳名正是“狗子”,人们都知道狗的特性便是能极快适应新环境,并且在条件环境一般的情况下也可以存活下去,他的父亲希望他具备狗的好品性。

待到可以谋生的年纪,高贵友在天津的一家餐馆学手艺,他凭借着足够灵活的双手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他做包子已经熟练到一定程度,换而言之他已经掌握了做包子的本事。

做包子的技巧更加精湛之后,他选择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包子店铺,并把它命名为“德聚号”,此时距离他从伙计变成老板的时间间隔为三年。

虽相比起同行的其他家高贵友并没有过多的经验,但他所做的包子却远远胜于同行的大多数,只因为他亲手制作的包子色香味俱全,从来都不会偷工减料。

很快,其包子的制作态度获得了大众的肯定,即使是第一次吃的食客在之后也基本成为了常客,在食客的传播中他的吃铺渐渐地开始座无虚席,排队的人犹如一条长龙。

有的客人出于好奇喜欢与他交谈,但由于生意过于火爆,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回应那些客人的问题,渐渐地,一句俗语在食客中流传而出:“狗子卖包子,不理人”。

后来高贵友的称呼渐渐演变成“狗不理”,那么他所制作的包子也就变成了“狗不理包子”,这个名号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甚至于人们都遗忘了这家店铺原本的名字。

虽然他并没有采取多么特殊的用料,但他的制作过程却是十分严格地控制,他所做的从来都不曾存在包子皮厚薄不均的可能,其制作包子的技术已然达到精湛的程度。

享誉盛名的“狗不理”包子

令人惋惜的是在1916年高贵友因病去世,幸而这位将“狗不理”包子扬名的创造者其技能得到了传承。在他病逝之后,他的儿子高金铭继承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的“狗不理”包子。

自此“狗不理”包子的名号越做越大,从一开始仅有的一家店铺到分店的开设,再到后来的多家分店遍布各地,“狗不理”包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原本最为淳朴的猪肉馅也开始研究出各种馅料,包括更加昂贵的海鲜等材料,原先所耗费的制作时长本就不短,再加上馅料的丰富,“狗不理”包子的价格几乎在成倍地增长。

而“狗不理”包子的名号之所以如此响亮,有另一种说法便是因为袁世凯。袁世凯其人不仅在军事上有所研究,对美食也有极大的兴趣。

所以在他训练新兵的时候,听闻有这么一种包子异常美味,也当即派遣人前去购买,在尝试后发现“狗不理”包子皮薄馅多,其内馅也浸满了汤汁,甚至还溢满出来。

之后他将“狗不理”包子献给慈禧太后,原本慈禧太后看见是包子只觉平平无奇,即使包子再好吃也不过是淀粉包裹肉馅,但在袁世凯的大力推崇之下还是选择实用。

没想到一口下去,满是汤汁弥漫的肉香味,慈禧太后品尝之后不禁感叹其美味,夸赞得十分不凡。

连身在皇宫品尝过无数美食的慈禧太后还称赞,无异于使得“狗不理”包子的名号愈发加持。高贵友凭借着一门手艺,亲身打造出了名为“狗不理”包子的招牌。

百年之后,“狗不理”包子不再仅仅只是一种好吃的食物,而是成为了国家的非遗产物,经过了历史的加持,这种手艺尤其珍贵。

价格与口感的偏差

然而其价格的增长之快超乎人们的想象,原本只是为了百姓饱腹的“狗不理”包子,在如今却越来越“高攀不起”,它的售价从个位数增长为两位数。

但是多买几个就可能需要花费百元左右,不仅价格异常惹人争议,“狗不理”包子的口感也在每况愈下,渐渐地人们不再信任“狗不理”包子的招牌。

闻名而来的客人怀揣着极高的期盼去食用,却没想到过多的期待带来的是更大的失望。甚至有人拍案而起,愤怒地指出这完全没有资格称之为招牌。

现如今提起“狗不理”包子不再是引起人们响应的称赞声,只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一种声誉过旺的食物。

也有人在失望之后决定自己制作,在流传广泛的时代中“狗不理”包子的做法已经不再是秘密,除却个别吃铺的改良。

其制作过程也并没有那么困难,然而“狗不理”包子却是实实在在的传承,这门手艺本就值得人们颂扬,它不因时代的更迭或是传承者其制作的不同而改变。

实际上如今的“狗不理”包子已经不再是随处可见,许多家店都已不再售卖,在经历了盛誉之后,迎来的是长时间的沉寂。

天津仍然是与“狗不理”包子分割不开,不得不说“狗不理”包子早已成为了人们提起包子时经典,经典的是这项手艺的传承之长久与情怀之深切。

再剖析它的价值,人们真正想传承与称赞的或许本是高贵友制作包子时的真材实料与第一口食咬时的惊叹不已,在许多只为了利润而偷工减料的商家中显得十分可贵。

再而应当是经历了历史蜕变后的“狗不理”包子本身便具备的中国情怀,为了名号而去的多数人们便脱离不开这种影响。

老招牌的传承时常面临两种困境,偏离原味或是中断,“狗不理”包子不曾中断过传承,因此人们也不过是希望能保留原有的滋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51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