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外交部长陈毅在国际上险酿大祸,周总理怒批:谁给你的权利

1965年的一天,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风尘仆仆地从国外归来,刚离开机场就迅速赶往周总理的办公室。

刚到总理的办公室,陈毅有些踌躇和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向周总理解释他前些日子在国际场合中犯下的错误。

原来在之前阿尔及利亚的亚非会议筹备阶段,陈毅因为一时的冲动给我国的外交形象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而周总理在见到陈毅后也罕见地生了气,严肃地对陈毅说道:谁给你的权利?

那么,阿尔及利亚的亚非会议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陈毅到底说出了什么样的话语?周总理又为何如此的生气?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段往事。

陈毅的努力

1965的阿尔及尔,当各国的外交人员纷纷围拢上来询问陈毅,亚非会议还能否像预想的那般顺利举行时,陈毅保持了一贯的强硬:“这次亚非会议必须开,而且一定要开好!”

今天的我们,当然知道原本预定于这年在阿尔及利亚召开的亚非会议,最终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而宣告破产。

但我们也能够理解陈毅这有些冲动的话语,因为在之前的筹备工作中,陈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这还要追溯到一年多以前的雅加达。

1955年的万隆会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激发了广大亚非的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动力和努力。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在非洲大地上从殖民地状态走向成功独立状态的国家就由4个增加到了34个。

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些国家也就有了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主张与呼声,而中国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支持者。

所以在1964年,在印尼的苏加诺总统牵头下,关于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筹备会议在印尼召开。

但此时的中国面临着一个外交上的小困境,由于和印度等国关系的恶化,再加上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他们在国际上制造了我国企图通过亚非会议谋私利的谣言。

一时间,亚洲大地上被一层阴霾所笼罩,也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下陈毅作为外交部长,接受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命令,前往印尼扭转这一局面。

众所周知,陈毅原本是指挥千军万马在战场上驰骋的元帅,外交并非其所长。

但考虑到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总理的工作实在过于繁忙,所以后来中央做出了决定,由陈毅同志从1958年出任外交部长。

好学、能力出众的陈毅虽然对于这些工作不太熟悉,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短短的几年内,拥有了非常出色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

但是这一次的会议毕竟事关重大,所以在出发前周总理特地找到了这位外交部长,嘱咐他一定要提高警惕,同时尽量争取把会议地点定在非洲。

所以陈毅刚一到达印尼就马上展开了行动,在同年4月11日上午的筹备会议上,陈毅代表中国代表团做出了发言,再次强调了我国的立场与主张,强调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这一扫之前国际上对于我们的流言蜚语和误解,在会议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可以说陈毅用很短的时间,就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们不利的外交局面。

而在同月12日,关于决定第二次亚非会议召开地点的会议开始了,作为召集人的印尼总统苏加诺有着自己的主张。

苏加诺是一个强势的领导者,他认为亚非国家的主要力量都是在亚洲大地上,所以第二次会议理应在亚洲召开。

但是我国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考虑则更加的全面,由于十年前的第一次会议已经是在亚洲召开了,且近年来非洲的进步力量发展迅速。

从平衡的角度来看,这一次会议应该放在非洲,这也是周总理如此对陈毅嘱咐的原因。

所以陈毅就找到了苏加诺,阐明了我们的主张。陈毅还提到:“您顾全大局,站得高看得远,表现出政治家风度,证明您没有私利打算,去会上发言就响亮。”

机智的陈毅抓住了苏加诺强势、好大喜功的特点,所以这话苏加诺听着是非常满意的。

但他还是有些犹豫,迟迟无法回应陈毅的建议。陈毅见他没有表态,便继续开口道:“阁下是总统 , 总统就是统帅。我这个元帅当然要听统帅的意见了!”不过这不表示陈毅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补充道:“但是呢,元帅也有义务给统帅提意见 ,提建议,如果统帅老是不接受元帅的建议,元帅我就只好辞职不干了。”

这句话语的态度是十分强硬的,但又不乏一些幽默感和台阶,既表明了自己的主张,又给了苏加诺面子。

终于,苏加诺同意了陈毅的意见,第二次亚非会议最终决定在非洲大地上召开。

地点的问题解决了,紧接着就是时间问题了。苏加诺原本的主张是会议越快召开越好,最好就定在1964年底。

但是陈毅听了这个想法后却有着不同的思考,只见他心平气和地对苏加诺解释道:“今年 7月有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 , 8月有非洲国家首脑会议 , 此外还有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和联合国大会 , 国家领导人如何能总在外面开会呢?”

同时,陈毅强调了亚非各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减少冲突,所以在开会时间的问题能让则让。

一番说辞下来,完全符合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原则,苏加诺自然也是心服口服,表示时间问题他不再坚持,在之后的筹备会议上各国可以再行商议。

而在后来的筹备工作上,也最终把这一次会议时间定在了1965年,地点则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

在这一次的外交斡旋中,陈毅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手腕和情商,那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使得陈毅不慎说出了文章开头那句冲动的话语呢?

突发政变打乱计划

1965年6月,随着预定的会议期限越来越近,参会的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稳步推进前期的准备工作。

但就在这个时刻,会议的举办国阿尔及利亚突然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

国防部长布迈丁组织了自己的力量,发动了政变,将原来的总统本贝拉赶下了台,在阿尔及利亚组织了一个新的革命委员会,也是一个新的政权。

马上就要开会了,但是会议地点却出现了武装斗争,这使得每一个即将出发参加会议的国家都有些始料未及。

但是我国经验丰富的外交部迅速做出了反应,主要阐明了三个观点:一是不干涉阿尔及利亚内部事务,二是原则上支持会议如期举行,三是希望中阿两国关系保持友好。

政变发生时,周总理正在前往埃及的专机上,由于形势确实比较复杂,所以他认为保持谨慎,等自己与埃及的领导层商议后再做出具体的决定。

他把这个想法上报给了中央,毛主席在知悉了目前的形势后,也同意了周总理的主张,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考察,来决定是否按时召开会议。

紧接着,围绕会议是否能如期召开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就在周总理到达埃及后展开了。

由于党中央的态度和陈毅之前的发言,所以周总理在埃及领袖纳赛尔筹办的迎接他的国宴上,也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由此可见,虽然周总理表达的意思与陈毅的主张也是相近的,但他的话语更加灵活,留有余地,而不是一味的强硬,这一点也是他比陈毅在外交经验上更为丰富之处。

在同月21日,周总理和纳赛尔举行了两次会谈,全面分析了会议面临的困难,为怎么进行筹备做出了新的调整。

但也就是在同一天,在伦敦出席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的13个亚非国家,突然向亚非会议的负责方递交了请求会议延期的申请。

也就在这时,阿尔及利亚的外交部长布特弗利卡找到了周总理,向他表示阿尔及利亚国内的会议筹备工作确实出现了问题。

虽然在会见的最后时刻,布特弗利卡表示他们会尽最大的力量保证会议按照预定的时间召开,但其态度并不坚定,闪烁其词,这一下子,事情又变得复杂了起来。

而陈毅在同月22日这天就已经到达了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原本他是为不久后就要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打前站的,没想到遇到了这样的事件。

与陈毅同样着急的还有其他已经到达阿尔及尔的各国外交人员,由于中国在亚非各国中有着不错的影响力,所以代表们纷纷跑到陈毅的面前询问会议是否能按时召开。

陈毅原本就被突发事件搞得有些焦头烂额,想到自己前期为了会议付出了如此多的精力,再加上他的性格一贯豪爽、强硬。

为了安抚身边代表们的情绪,陈毅也没有多加思考,便冲动地说:“这次亚非会议必须开,而且一定要开好!”

但话一出口,他就感到有些后悔,自己如何把周总理之前提醒自己一定要提高警惕的忠告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之后,阿尔及利亚又找到了纳赛尔,表示他们希望会议能够推迟,以便于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应付国内的乱局,同时也是保障参会各国的安全,但他们不便公开表达这样的观点。

知道了阿尔及利亚方面的态度后,身在埃及的周总理就给陈毅发去了电报,指出中国是不能勉强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要停止敦促他国按时参加会议的活动。

此时的陈毅已经完全冷静了下来,也明白了自己之前的话语太过于冲动,想法太过简单。

但他的心中还在等待着一个转机。直到同年6月25日发生的两件事,彻底消除了会议如期召开的可能。

在这一天,之前请求推迟会议的那些亚非国家又发表了新的声明,如果会议如期举行,他们将很难派出代表参会,国家首脑出于安全考虑也不太可能出席。

到了晚上,原定的会议召开地点松树俱乐部遭到不明人士的袭击,发生了爆炸,这让原本对会议是否安全的担忧又增加了不少。

与此同时,与我们关系十分友好的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也找到了我国驻英代表熊向晖,阐述了他们的主张。

他提到,大部分参会的国家已经在私下里了解了主办方阿尔及利亚的态度,他们认为会议确实不具备如期召开的条件。

而中国和埃及之前为了推进会议如期举行的行动或许有些不合时宜,会给人造成一种超过阿尔及利亚新的布迈丁政权的印象。

在外交活动中,我们本着的是绝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同时我们也十分尊重那些友好的朋友诚心向我们提出的建议。

了解了这样的情况后,我国的外交部门根据中央的指示迅速对自己的政策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还在观望与犹豫,转变为倾向于支持延期。

所以在同月26日举行的筹备会议上,阿尔及利亚的外交部长布特弗利卡邀请了中国、印尼、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亚、马里等六个国家的外长进行磋商,制定一个延期的计划。

最终,经过紧锣密鼓的讨论,亚非会议常委会在当天宣布了会议延期的决定。将首脑会议推迟到同年11月5日,外长会议推迟到同年10月28日。

之后,由于阿尔及利亚的政局再次动荡,国际局势十分不明朗,推迟的会议日期又一次遭到了修改,而这一次的修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日期,亚非会议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暂时被搁置了。

总理的批评

亚非会议破产之后,陈毅也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了北京。但是到达北京后,他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直接奔赴了周总理的办公室。

亚非会议虽然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外交部长陈毅的心中一直在煎熬着,自己在还未完全搞清状况时的发言让我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外交形象遭到了一定的损害。

果然,在刚进入办公室后,陈毅就见到了生气的周总理。

“你无组织无纪律!”周总理边说边狠狠地敲了自己眼前的桌面三下,紧接着补充道:“这是不允许的!”

而陈毅此时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低着头,承认自己的错误。

周总理见陈毅的态度十分虚心,便也放缓了自己的语气:“外交部不同其他,一言一行都会带来国际影响,一言一行都要慎之又慎。我在开罗下了飞机就向毛主席、党中央汇报请示,你在阿尔及尔就敢不汇报不请示擅自发表意见,革命大半辈子连这点组织纪律性都没有?”

“我向毛主席、党中央作检讨。”陈毅坚定地说道。

事件很快过去,周总理是一个不常发怒的人,如果让他生气那说明事情确实十分严肃。

但他同时秉承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陈毅犯了错应该批评教育没有错,但是事后更多的需要鼓励与教导,以便在之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

陈毅和周总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作为第一任外交部长,国际上著名的外交家,周总理也总是不吝赐教,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陈毅。

陈毅原本也是有勇有谋之人,经过这一次的教训,在外交工作中变得更加谨慎,处理冲突和事务时也变得更加全面、妥善。

在1969年,中苏边境的冲突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我国的国防安全。

此时陈毅审时度势,与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三位老帅一起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调整我国外交战略的建议。

陈毅亲自撰写了《关于对打开中美关系的设想》。他提出,在当前的国际外交环境中,中国如果要打破僵局,必须要利用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矛盾,从而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

对此,陈毅详细叙述了三点主张,每一点都直击中美关系的关键之处:

其一,我们要主动提出和美国进行部长级或更高级的会谈,把握主动权是解决中美问题的根本性问题。

其二,大使级会谈已经被证明不能解决诸如台湾局势这样的重大问题,所以要将高级会谈视作一个战略行动。

其三,有关的会谈不必使用波兰政府在华沙会谈中提供的场所,可以在中国大使馆里举行,有便于保密。

后面的故事我们也都熟悉了,在诸如陈毅这样的拥有战略眼光的外交人员的建议与努力下,中美关系实现了破冰并最终走向了正常的交往,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奠定了更加良好的基础。

周总理在后来对于陈毅的外交工作与作风给予了准确、高度的评价:

他在对外活动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独到之处;他思路开阔,知识深广,眼力敏锐,胆略超人,言谈中往往有新创造、新境界。

相信1965年阿尔及利亚的这一次经历,也让陈毅在挫折与失败中成长了许多,最终像他的导师周总理一样,成为一个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外交家!

四、结语

2005年的4月22日至23日,被推迟了40年的第二次亚非会议终于成功在印尼的雅加达召开。

此时的世界局势与当年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会议的主题也不再是怎么开展支持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而是怎么加强亚非两个大洲之间的合作。

但无论怎么,1965年陈毅无比渴望的那个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在那个年代,正是有着像他们一样不畏艰险的革命者持续不断的努力,才帮助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世界的外交舞台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如今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在开展新的外交活动时,也要谨记如陈毅一样的老一辈外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精神!

参考资料:

试论中国对第二次亚非会议政策的演变 李潜虞 国际政治研究 2010-10-10

胎死腹中的第二次亚非会议 王中人,景成庶 党史文汇 2001-08-20

陈毅同志外交生涯的若干忆述 谢黎; 外交学院学报 1992-07-01

周总理的四次发怒 孟红; 领导之友 2016-05-16

威武不屈 有勇有谋——陈毅的外交风采 陈则磊; 党史文汇 2011-09-12

编辑:师渂

责编:t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86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