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贺子珍病逝,骨灰中坚硬异物令李敏大哭:终于明白妈妈的痛苦

贺子珍

1984年4月19日下午,贺子珍在上海东华医院病逝,享年75岁。贺子珍病逝后,上海市委就葬礼的规格请示中央,最终邓小平在报告上批示: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北京八宝山)一室。

显然,邓小平这句话给贺子珍葬礼定了很高的规格。4月25日上午,贺子珍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大厅举行。贺子珍遗体安放在大厅正中央,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四周簇拥着常青树和鲜花。大厅醒目位置摆放着邓小平、陈云、邓颖超、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来的花圈。

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贺子珍遗体进行了火化。当贺子珍女儿李敏和兄长贺敏学在捡拾骨灰时,意外发现靠近颅骨和腰部的位置有数块发黑的坚硬异物。可能是因为火化炉高温,硬物卷了起来,李敏捡起其中一个仔细一看,发现是碎弹片。

“妈妈,我终于明白您这么多年为何这么痛苦了!您被折磨了整整49年啊!”说完,李敏嚎啕大哭起来。这些弹片在贺子珍身体里存在了49年,那一刻,现场所有人都泪流满面,大家才意识到这位从井冈山走出来的女红军战士,是多么坚强。那么,贺子珍身体里如何会有弹片?这背后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催人泪下的故事?

这件事要从贺子珍参加红军长征说起。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江西瑞金出发,率领红军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各部中将近2600名女红军参加长征,其中中央红军有32名(实际最后30名走上了长征),红二方面军有20多名,红四方面军有2500多名,红25军有7名。

左起:陈琮英、蔡畅、夏明、刘英

2500多名女红军绝大多数人壮烈牺牲,最后只有350余人胜利抵达陕北。贺子珍就是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之一,当年她在长征途中差点牺牲。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经过湘江血战后,损失过半。

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站了出来,他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朝着敌人兵力暂时空虚的贵州进发。遵义会议召开后,毛主席先是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又南下渡过乌江,很快便来到滇黔交界的盘县境内。

按照毛主席的筹划,接下来将进入云南,再北上渡过金沙江,就能摆脱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扭转当前被动的局面。然而,就在此时一场灾难降临在年轻的贺子珍头上。1935年4月23日,中央红军总卫生部休养连一路辗转来到盘县的五里排。

长时间的急行军,女红军们疲惫不堪。午饭过后,贺子珍等人来到附近一个小山坡上休息。这时距离贺子珍生下孩子还不到一个月,她的身体非常虚弱。就在大家讨论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时,突然从远处传来战机轰鸣的声音。

休养连指导员李坚真急忙大喊:“敌机来了!大家快卧倒!”但是,几架敌机已经发现了他们,其中一架朝着贺子珍她们俯冲而来,先是疯狂扫射,又投下一颗炸弹。这个时候,贺子珍已经隐蔽好,但炸弹爆炸产生的气浪还是将她吹倒。

贺子珍掩护伤员(影视)

当贺子珍爬起来时,她发现远处一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完全暴露在敌机面前。这名伤员不是别人,他是攻打遵义时腿部受伤的团政委钟赤兵,而担架旁他的警卫员已经牺牲。眼看着钟赤兵即将牺牲,贺子珍站了出来。

贺子珍先是跳出自己隐蔽的小沟,奋不顾身地朝着钟赤兵冲去,用毛巾给他包扎好伤口,紧接着拖着担架朝隐蔽处走去。眼看即将脱离险境时,敌机发现了贺子珍和钟赤兵,再次朝着他们投下炸弹。

说时迟那时快,顾不得那么多的贺子珍一个纵身扑倒在钟赤兵身上,牢牢护住他。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贺子珍似乎感觉到全身在流血,紧接着便昏死过去。钟赤兵没有受伤,而贺子珍却伤痕累累地倒在了血泊当中。这里插一句,钟赤兵于1955年授衔开国中将。

敌机飞走后,警卫员吴吉清迅速跑了过去。不久,军医李芝也来了,此时的贺子珍如同一个“血人”,全身衣服被鲜血浸透了,呼吸很微弱。李芝先是给贺子珍打了一针止血针,检查后发现她的头部和后背受伤严重,共有17处伤口,其中一块弹片从右背部一直划到右胳膊,撕开一条长长的口子,不停地流血。

因条件实在有限,李芝只能取出表面的弹片,深处的弹片暂时留在贺子珍体内。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些弹片一直折磨着贺子珍,直到她生命的终止。经过抢救,贺子珍苏醒过来,可她第一时间问的却是钟赤兵的情况。

贺子珍受伤严重(影视)

得知钟赤兵一切安好后,贺子珍很是欣慰,她还叮嘱战友:“你们不要把我受伤的事情告诉主席,他现在正在前线指挥作战很忙,不要再让他分心。请你们把我寄放在附近的老百姓家里,等将来革命胜利了我们再见面……”

就在这时,毛泽民赶来了,当看到躺在担架上的嫂子时,他心急如焚,不知道该如何办。贺子珍还是让毛泽民不要告诉毛主席,毛泽民则坚决反对:“嫂子,这么大的事情不跟大哥说如何行?”

为了让贺子珍安心,毛泽民暂时同意了。毛泽民跟董必武反复商量后,认为这件事还是要告诉毛主席的,于是他给大哥发去了电报。毛主席当时正在前线指挥战斗,根本无法离开指挥岗位,更别说亲自去看望贺子珍了。

但是,毛主席在电报中再三告诉毛泽民:“千万不能把贺子珍留在老百姓家中,一是那里无医无药,二是安全没有保障。要把她放在担架上抬着走。”不久,毛主席骑着马从前线赶了回来。

当看到贺子珍时,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担架前。只见毛主席弯下腰,紧紧抓着贺子珍的手急切地问:“桂圆,现在如何样?好点没有?还痛不痛?”贺子珍看到丈夫额头满是汗珠,她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润之,别担心,我没事。”

毛主席和贺子珍在陕北

“都这样了,还说没事,你太要强了!”毛主席很是担心,不一会儿流下了眼泪。贺子珍还是希望部队把自己留下来,毛主席则严词拒绝。谁也没想到,短短一个月后贺子珍竟然奇迹般恢复,还能自主行走。

然而,贺子珍身体里的弹片逐渐对她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尤其颅内的弹片刺激到神经,使得她情绪不稳,受到刺激后容易动怒。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吴起镇,长征胜利结束。

陕北地区因群众基础较好,毛主席难免因工作需要,跟一些女干部会谈,这让贺子珍有些生气,两人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当时贺子珍刚生下女儿李敏,不久她又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加上身体内的弹片,让她体力不支,于是决定去上海做手术取出弹片。

贺子珍晚年对外孙女孔东梅说:“有些事情我看不惯,火气就特别大。我认为他变了,和井冈山、瑞金那个毛泽东不一样,于是就经常跟他吵。起初他不理我,后来就干脆搬到另外一个窑洞去住了。他要是陪我吵,跟我吵,我会好受些,而采取这种态度我就伤心透了。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我认为他对我淡漠了,疏远了……”

贺子珍性格要强,她决定了的事情一定会做。毛主席不赞成贺子珍去上海,他深情地说:“桂圆,你听我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泪,一是我听不得穷人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眼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毛主席和贺子珍

很遗憾,毛主席没能劝住贺子珍。1937年8月,贺子珍把女儿李敏托付给保姆,简单收拾了行李启程去西安,她将从那里去上海。当毛主席参加完洛川会议回到延安凤凰山吴家窑洞时,早已人去屋空。

毛主席很是担心,他立即派警卫员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当时淞沪会战爆发,贺子珍暂时无法前往上海,只能暂时住在那里。警卫员劝说以失败告终,不久毛主席又派来一名警卫员劝说,还带着他的一封亲笔信。

为了让贺子珍回延安,毛主席还让这名警卫员带去一箱她喜欢用的生活用品,贺子珍还是拒绝了。毛主席还是没放弃,他发电报给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请他们帮忙劝说,依旧失败。

毛泽民妻子钱希均当时从上海回延安,途经西安时就劝说过贺子珍回头。多年后,钱希均无比惋惜地说:“贺子珍人很聪明,可她的性情太犟了,谁会料到后来的变化。她还是太年轻了,想不了这么多,顾不了这么多!”

1937年冬,贺子珍离开西安前往苏联莫斯科。贺子珍去莫斯科的路线是这样的,先从西安坐车到兰州,再从兰州坐车去新疆乌鲁木齐机场,从那里乘坐飞机去莫斯科。事实上,就在贺子珍从西安动身时,毛主席已经提前致电八路军兰州和新疆办事处的同志,请他们帮忙劝贺子珍留下来。

贺子珍在莫斯科

但是,性格执拗的贺子珍最终还是去了苏联。1938年1月,贺子珍顺利抵达莫斯科,她被共产国际东方部安排住进一家宾馆。贺子珍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润之,我已平安到达了莫斯科,在这里,我看到了我以前没有见到的东西,莫斯科太美丽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令我感慨不已,我要在这里养好身体后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我为自己在这里定下了学习计划,决心在两年的学习期间,要多学些东西,充实自己,再把身体搞好。”

不久,贺子珍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住宿的地方在共产国际办公楼里。基本稳定后,贺子珍出入莫斯科各大医院,希望尽快把身体中的弹片取出来。可惜,各大医院医生检查的结果几乎都一样:贺子珍体内的弹片已经被肌肉、骨头紧紧包裹起来,取出来会危及生命。

换句话来说,贺子珍体内的弹片已经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无法取出来了,于是就出现本文那一幕,这些弹片在遗体火化后被发现。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后,贺子珍来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东方部工作。毛主席考虑到贺子珍一个人在苏联孤单,便于1941年底托人把女儿李敏送到莫斯科。

当时毛岸英、毛岸青也在莫斯科,贺子珍也跟他们联系上,担任他们的“妈妈”。此后几年,贺子珍和三个孩子在异国他乡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家。然而,厄运还是降临了。一次,国际儿童院院长玛尕洛夫看到贺子珍打骂孩子,结果他不问青红皂白直接让人把贺子珍强行关入精神病院。

贺子珍和女儿李敏

贺子珍在精神病医院里受尽折磨,稍有反抗就被喂食大量药物,这让身体情况极度恶化。1947年8月,贺子珍带着女儿李敏和毛岸青登上了回国的火车,先是来到哈尔滨生活。不久,在组织的安排下,贺子珍来到上海休养。1950年,毛主席给贺子珍回了一封信:

“娇娇在我身边很好,我很喜欢她。望你保重身体,革命第一,身体第一,他人第一,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

因为种种原因,贺子珍无法回到毛主席身边。1959年7月9日,贺子珍和毛主席在庐山美庐别墅重逢。这是两人时隔32年后见面,也是他们生平最后一次见面,他们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期间毛主席问:“你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走呢?”

贺子珍哽咽着回答:“都是我不好,我那时太不懂事了。”贺子珍离开后,毛主席对身边人员叹息地说:“这位女同志是女中的豪杰,人是很耿直的,就是缺少文化,她不要去苏联,劝也劝不住。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生活是很艰苦的,我们也不知道消息……”

1976年9月毛主席病危时,李敏不顾一切来到中南海探望看望父亲。当时的毛主席身上插满了各种治疗管子,已经无法说话。李敏离开时,毛主席对她比了一个圆圈的手势。李敏后来才知道,父亲这是在向她询问母亲的情况,因为贺子珍的小名叫桂圆。

晚年贺子珍

当毛主席逝世消息传到上海,贺子珍始终不愿相信,只见她不停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叨:“主席之前身体不是很好吗?如何一下子就走了?”1979年9月8日,毛主席逝世三周年前夕,贺子珍终于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

在敬献的花圈上,贺子珍用“战友贺子珍”作为落款。瞻仰毛主席遗容时,贺子珍失声痛哭,那一刻她一定想起跟毛主席的革命岁月,想起长征途中的无数个生死瞬间。外孙女孔东梅也在现场,她后来回忆说:

“有一张照片,抓拍到外婆在纪念堂门外的回眸,它恰到好处地捕捉到外婆当时的内心状态。外婆没有号啕大哭,也没有非常激烈的状态。她和外公是那种人生永远不能有交点的结局。所有的情感,在那一刻都迸发出来。”

1984年4月25日下午,中央派出专机将贺子珍骨灰运到北京,将其安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号室。在贺子珍的讣告中,我们看到了中央对她的评价:

“贺子珍同志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贺子珍向毛主席坐像敬献花圈

有人说,如果当年贺子珍不奋不顾身,就不会遭受重伤,就不会去苏联,那么她的人生轨迹或许完全不一样。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贺子珍病逝后,女儿李敏在母亲的一个破旧箱子里,发现一张1951年组织上给她发的“三级甲等”革命军人残疾证。

按照当时的补贴标准,贺子珍每年可以领到330元抚恤金。然而,在残疾证签字一栏没写一个名字,这意味着在34年间贺子珍没有领一笔抚恤金,而她留下的只有骨灰里数块碎弹片。谨以此文致敬贺子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5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