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力劝儿媳改嫁,刘思齐再婚生四子,并以长子名字纪念毛岸英

刘思齐遗体告别仪式

2022年1月7日凌晨1时47分,刘思齐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在刘思齐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她和第二任丈夫杨茂之的4个孩子(两子两女)出现在公众面前,分别是:杨小英、杨东梅、杨密、杨钧。

众所周知,刘思齐曾是毛岸英的妻子。当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后,毛主席便极力劝说刘思齐改嫁,最终她含泪同意了。刘思齐生前在一次采访时说:“毛主席总觉得我要一天不结婚,他好像就总有一个未了的事情没办。他的关心并不带有任何的压力,主席曾写信告诉我,要考虑自己的生活,不要固执了,应该考虑要重组家庭了,这就是催我结婚。”

刘思齐没有说错,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如同女儿一样关心着她。1952年的一天,刘思齐终于从毛主席那里得知丈夫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刘思齐直接嚎啕大哭,哭声把周总理都惊动了。刘思齐自己都不知道哭了多久,直到周总理在耳边提醒她,这才清醒过来。

刘思齐看到坐在沙发上极度悲痛的毛主席,她边擦眼泪边说:“爸爸,我再也不哭了,岸英若是知道我这样,也会很悲痛的。”可这又怎能瞒得住毛主席呢?毛主席拉着刘思齐的手,罕见地跟她提到了牺牲的亲人,包括最亲爱的夫人杨开慧、两个亲弟弟、堂妹等人。

毛主席和毛岸英、刘思齐

毛岸英牺牲时,刘思齐只有20岁,跟丈夫结婚也刚过了一年时间。遭受丧夫的打击,毛主席决定把刘思齐当女儿一样关心,并对她说:“思齐儿,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毛岸英牺牲时年仅28岁,刘思齐总觉得没有足够关心丈夫。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毛主席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毛岸英主动请缨去朝鲜前线,毛主席批准了他的请战书。

不过,毛岸英去朝鲜战场这件事,除了毛主席、彭德怀等极少数人知道外,连刘思齐都不知情。事实上,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后就一直聚少离多,在这一年时间里他有两次出长差,一是以翻译的身份陪同李克农访问苏联;二是遵照毛主席的要求,回湖南给外婆祝寿、给母亲扫墓以及回韶山冲探亲。

毛岸英去朝鲜前夕,刘思齐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两人最后分别的时间是1950年10月14日。毛岸英来看医院看望妻子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推开病房门,刘思齐坐在病床上看书。

看着脸色苍白的妻子,毛岸英很是心疼,握着刘思齐的手说:“这两天恢复得如何样,伤口还疼吗?你身体肯定很虚弱,要吃一点东西,要补充营养啊!”刘思齐点了头,看着丈夫额头上都是汗珠,她掏出手绢给他擦掉。

毛岸英和刘思齐

来的路上,毛岸英一直在考虑该怎么告诉妻子,可出兵朝鲜需要严格保密。想来想去,毛岸英决定还是以出差为由,这样不会让妻子产生怀疑。毛岸英小声说:“思齐,这段时间我的工作特别忙,前两天出差一趟,今天才刚刚回来,明天我还要走。”

刘思齐一听丈夫刚回来又要走,心里有点生气。良久,刘思齐无可奈何地说:“岸英,你又要出差了?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毛岸英当然知道第二天是两人结婚一周年的日子,可他必须赶到沈阳参加军事会议,为即将进入朝鲜做好各种准备。

从恋爱到结婚,聚散匆匆,刘思齐早已习惯,只是这一次她看到毛岸英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于是便问丈夫去哪里出差。毛岸英没有回答,只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思齐,我到很远的地方,那里通信不方便,如果你没有接到我的信,可别着急啊!”

眼看时间已经来到晚上11点了,毛岸英准备起身离开,突然他想到自己亲爱的父亲,以及从小跟自己相依为命的弟弟,他叮嘱妻子:

“思齐,你出院后每个星期放假都要去中南海看望爸爸,一定要去,不要因为我不在家就不去了;都说‘长兄为父,老嫂比母’,我出差不在家这段时间,你这个嫂子要多关照一下岸青,对于你我是放心的;将来你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完成自己的学业,不要急着工作。”

毛主席和毛岸英、刘思齐、李讷

当说完这些话时,毛岸英起身离开医院,刘思齐坚持要送他到医院大门口。最后诀别的时刻来临了,刘思齐90岁高龄时还记得那一幕,她说:

“岸英对我说的这些话,我总觉得很不一般。晚上11点多,我把他送到医院大门口,他走走又回来。他骑车之前,还给我深深鞠了一躬。我当时很不理解,夫妻之间还要鞠躬?我当时也没有多想,总是觉得怪怪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所说的事情其实就是遗嘱。岸英让我要知道,万一他不幸该如何办?”

毛岸英去朝鲜后不久,给刘思齐寄过一封信,信中提到自己情况还好,但没有告知自己到底在哪。信是组织内部送来的,没有邮戳,刘思齐对此也没有怀疑,之前几次毛岸英来信也是这样的,她回忆说:

“他走的时候有一句话,我后来回想起来,就觉得就明白了,那个时候他就跟我讲,他说我走了以后,可能你收不到我的信,别着急,他说交通不方便,因为1950年,我们刚刚建国,我们原来的生活就是动荡的,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谁也找不到谁。”

得知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还是遵照丈夫离开时对她所说的话,每周都去中南海。看着儿媳整日以泪洗面,毛主席非常担心,可他又能说些什么呢?为了让儿媳尽快走出丧夫的阴影,毛主席决定给刘思齐换一个生活环境。

毛主席和刘思齐

1954年秋,毛主席安排刘思齐远赴苏联莫斯科大学数理系读书。就在出国前夕,刘思齐又患上了感冒,她希望能当面跟毛主席告别。毛主席则给刘思齐回了一封信:

“思齐儿:信收到。患重感冒,好生休养,恢复体力,以利出国。如今日好些,望来此看;否则不要来。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祝好!父字 一九五五年八月六日”

这是目前公开的信件中,毛主席给刘思齐写得最早的一封家书,他以“父字”为落款,表达了一位老父亲对女儿的深深祝福。然而,刘思齐在寒冷的莫斯科水土不服,加上俄语学习很吃力,她产生了转学回国内的想法。

1957年暑假回国后,刘思齐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将自己学习、思想情况详细汇报,提出希望能回国内学习。毛主席理解刘思齐,一个女孩远在异国他乡,身边也没有一个亲人,便同意转学。当年8月,毛主席给刘思齐回信:

“思齐儿:信收到。回来了,很高兴。转学事是好的,自己作主,向组织申请,得允即可。如不得允,仍去苏联,改学文科,时间长一点也不要紧。不论怎样,都要自己作主,不要用家长的名义去申请,注意为盼。祝你进步。”

刘思齐和邵华

毛主席这封信既顾及到刘思齐个人想法,也没有违背组织原则。刘思齐转学申请得到组织批准,不久转学回到北京大学读书。这段时间,毛主席依旧用一封封信鼓励着、关心着刘思齐。毛主席告诉刘思齐:

“下决心在国内转学文科。一切浮言讥笑,不要管它。全部精力,应当集中在转学后几年的功课上,学成为国服务……要立雄心壮志,注意政治、理论。要争一口气,为死者,为父亲,为人民,也为那些轻视、仇视的人们争这一口气。”

在毛主席如父亲般的关怀下,刘思齐终于从北大顺利毕业,没有让毛主席、母亲张文秋等人失望。1961年秋,刘思齐进入解放军工程兵某科研部门,负责翻译方面的工作。可是,刘思齐绝口不提自己的感情,日常生活只有工作,也不听母亲的劝说。

每次看到刘思齐来看自己,毛主席都很着急,这个儿媳从20岁丧夫,现在过了而立之年还是单身一人。对于刘思齐,毛主席只有一个心愿:年龄不小了,尽快改嫁,组建一个新家庭开始新的生活。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主席把刘思齐改嫁这件事看得很重,他不止一次劝说,甚至让人帮忙介绍对象,可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眼看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毛主席决定正式写一封劝刘思齐改嫁的信件:

“女儿:你好!哪有忘的道理?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

在这一封信中,毛主席直接称呼刘思齐“女儿”,还以“命令式”的口气希望她尽快改嫁。写这封信时,毛主席自己身体也不好,一想到这一点,刘思齐知道自己不能再“任性”了,于是同意改嫁,并让毛主席安排。

不久,毛主席得知刘思齐跟杨茂之相处得很好,彼此间都很满意。这个杨茂之跟刘思齐谈恋爱前有过一面之缘,那时他在苏联留学期间,在一次参加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上,两人有了初次见面,但没有深入交流过。

事实上,刘思齐跟杨茂之能在一起,跟空军学院院长刘震从中牵线有关。毛主席当时请身边人帮忙给刘思齐介绍合适的对象,刘震一想到学院强击教研室教员杨茂之很合适,便安排两人见了面。

不久,关于杨茂之背景的调查报告送到毛主席案头。杨茂之刚满30岁,为人上进老实,父母一直靠着打渔为生,刘震还把他在空军学院的工作情况一一汇报,毛主席听得很仔细,如同父亲在关心着未来女婿一样。

左起:毛岸青、张少林、毛主席、刘思齐、邵华、杨茂之

1961年12月,刘思齐和杨茂之相处一段时间后,决定去中南海告知毛主席他们即将结婚。毛主席非常高兴,一时也不知道送什么给他们,便把自己刚创作不久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抄写一份相赠: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主席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比较复杂,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期间,苏联也早已撤离了援华专家,国际上反华势力也非常猖獗。毛主席希望国人学习梅花不畏严寒、毫不动摇的品质,哪怕遇到艰难万险,也要不改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1962年2月,32岁的刘思齐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二场婚礼。跟13年前跟毛岸英的婚礼一样,一切从简,邵华、毛岸青等人都来到现场。毛主席没有出席,或许我们能猜测其中原因,毛主席担心在现场让大家拘束,亦或是怕大家看到他想起了毛岸英。

但是,毛主席却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无比感动的一件事。就在婚礼举行当天,毛主席派叶子龙送去300块钱,用于刘思齐购买嫁妆之用。不久,毛主席又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还是以“女儿”相称,表示中南海大门永远为她敞开,还写道:“思齐,我永远都是你的爸爸,你还是我的女儿。”

刘思齐全家福

显然,毛主席没有因为刘思齐改嫁了,就忘记了她,依旧把她当亲女儿一样看待。婚后,刘思齐和杨茂之经常前往中南海,他们认真聆听毛主席的教导,一直持续到毛主席逝世。当长子出生后,丈夫向刘思齐提议,给他取名“杨小英”,以此来纪念毛岸英。

2006年5月,76岁的刘思齐率领4个孩子再次来到朝鲜。跟之前去朝鲜中国志愿军烈士陵园给毛岸英扫墓不同,这一次她专程来到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大榆洞,这里是毛岸英牺牲的地方。此时来到这里,原因是刘思齐希望能完成毛主席的遗愿。

1959年初,刘思齐首次赴朝给毛岸英扫墓归来后,毛主席对她说:“思齐,将来有机会去大榆洞岸英牺牲地看看。”如今刘思齐终于完成毛主席遗愿,在朝鲜方面举行了纪念仪式上,她再次泪流满面:

“岸英,我常想,要是真有另一个世界该多好啊!要是真有另一个世界,你和爸爸一定早就相聚在一起了。岸英,要是真有另一个世界,请你代我问候爸爸,请你代我照顾爸爸。请你告诉爸爸,我想念他老人家,非常非常想念……岸英,今天我带孩子们前来给你扫墓,他们崇敬你,思念你。我老了,已经不是当年的思齐了;岸英,一旦我因年迈或疾病不能再来给你扫墓,他们会代我来的,你永远都是他们的亲人……”

刘思齐来到大榆洞纪念毛岸英

永远是亲人,毛主席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了,而刘思齐更是把毛岸英永远作为家庭一员,让子女永远铭记他。谨以此文致敬刘思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55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