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我国农耕区的发展与变化

众所周知,从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即使到了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农业经济依然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民以食为天”便是古人对农业的思想体现。

纵览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体现,不过却以汉唐时期最为繁荣昌盛,同样也是发展变革最快的时期之一。

汉唐时期的农业发展史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很大的代表性,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农耕区的拓展情况,直到今天都有许多的学者在研究这一个问题。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汉唐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史,尤其是在农耕区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一、先秦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和演变

古时候中原政权将华夏民族和游牧民族分割开来,认为游牧民族皆是没有教化的野蛮民族,而中原农耕民族则是礼乐大兴的种族,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其实最早期的时候华夏民族也是以渔猎为生,生活在原始森林之中并不断向草原、平原地区迁徙,经过了几百年的改变才有了后来的发展与文明,而这一改变的最大体现便是农耕文化。

原始社会时期老百姓皆以采集和打猎为主,温饱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连饭都吃不饱又何谈文明的进步。农耕文明的出现使得老百姓得到了生存的基础和稳定来源,直接改变了华夏文明的整体面貌。

自此之后,老百姓不仅把原始森林中的动物、植物经过驯化为自己所用,还在不断开拓人类生存的空间和土地,一点点积累了文明的种子,这便是最早期的农业发展与变革。

农业是人类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人类的劳动和创造了在农业的基础上不断产生了新的成果,各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便是其中之一,这些东西又反过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从最初的石器文化、动物骨头文化,到后来的陶文化等,各种各样的农具种类皆体现着华夏文明的进步,这样的情景在黄河流域的李岗、磁山文化、仰韶和龙山比比皆是。

为何说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又一个巨大的飞跃呢?主要就是因为在这个时候金属开始影响着华夏文明的生活,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青铜器。

青铜器取代了石器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利器,使得人类农业文明得到了跨越性的提高,从此由原始部落进入了奴隶制文明社会,其余配套的农业生产设施也慢慢地得到了完善。

最典型的一件事情就是大禹治水,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人们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已经开始懂得怎么改变自然为自己所用,排洪泄洪、蓄水储水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又一大突破。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沟渠等工程的出现,可以说这是最早的人工水利工程,改变了农业生产必须依靠江河湖泊的局限性,农业生产的区域得到扩大。

时间来到春秋战国时期,早期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点为主,但此时却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变化,诸多政治制度在农业变化的基础上也出现了无形的革新。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最大的改变便是从青铜时代进入到了铁器的时代,相比于青铜器之类的农业生产工具,铁器的出现提高了老百姓农业生产的效率,耕牛配合铁器使用更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变革发展。

当然,这个时候铁器依然处于初步阶段,农业发展也依然在夏商周的基础上一步步改变,但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就是人力对大自然的改变,从而推动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

二、汉朝时期农业的发展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制定了许多天下一统的措施,农业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改变。然而,秦朝于二世而亡国存在的时间太短,以至于诸多优越的制度都没能得到体现。

后人曾说“汉承秦制”,这一种继承不仅仅是政治制度和官僚体制上的继承,它涉及到一个王朝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就包括农业发展一类的制度。

夏商周时期,我国农业发展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改造使得农业耕种的区域不断扩大,最直观的一种体现就是农耕区的向北扩张,与北方的匈奴出现了接壤。

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稳定且扩张的时代,农耕文明与北方的游牧文明开始发生冲突,这一种冲突建立在土地的争夺上,更是建立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早期的西北地区与河套地区基本都是以畜牧业为主,因为那里的自然水资源并不发达,所以可以耕种的土地并不多。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再加上朝廷不断向外扩张农业生产区域,使得西北地区与河套地区慢慢出现了大量的农耕区。

两汉时期,中原文明不断在西北地区扩张农业区域、兴修水利工程,人口不断向北方迁徙也导致了与游牧民族发生争斗,但在争斗之中我国北方的农耕区、农业系统逐渐被建立了起来,到最后甚至形成了农业生产基地。

秦朝之时始皇帝将百越之地纳入了中原政权的统治范围,汉朝时期刘邦等多位皇帝以怀柔的手段控制了百越之地,使得此地的农业生产也在不断提高。

长江流域本就有着自身的优势所在,再加上统治者的重视和经济投入,使得农耕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慢慢发展成为了新的南方农业基地。

东南地区虽然丘陵、山地居多,但汉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所以选择了合适的农作物在当地推广,东南农耕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汉朝之后我国进入到了几百年的乱世之中,魏蜀吴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乱世,各大割据政权为了争夺地盘、利益不断发动战争。

相比较而言,长江以南的的确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所以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部迁徙,使得南方的农业发展获得了充足的劳动了,于乱世中得到了提升。

北方大地因一直处于战乱核心地带,再加上人口的不断流失,以至于农业发展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有所下降,这一情况直至天下大定后才得以改变。

三、唐朝时期我国农业的变化

隋文帝杨坚统一了中原大地,结束了持续几百年之久的战争,隋朝与秦朝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二世而亡诸多优越的制度都没能体现,唐朝则完美地继承了隋朝的诸多制度,并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期。

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修建了隋唐大运河,这一条运河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南北经济的割据。以往我国中原政权的中心基本都在长安一带,可隋唐大运河的出现使得经济重心南移,同时农耕区也在不断向辽东之地扩展。

以南方为例,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并带去了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为南方农业的发展、扩张提供了大量的便。与此同时,炼铁技术在唐朝也有所提高,农业生产工具再一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相比较而言,长江水域的水流量要远远大于黄河流域,所以此地的水利设施也比较多并且分布在各个区域,南方农耕区可以说是天时、地理与人和都具备,农耕区的不断拓展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时期的长江以南地区,再也不似先秦时期的落后,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经济的提升,使得我国南方地区成为了朝廷财政重要的收入来源,甚至于南方的粮食也可以通过隋唐大运河北上,成为幽州之地的粮草来源地。

唐朝时期,西南地区实行的是均田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而西北地区的很多地方因为战争频发,所以实施的土地制度为屯田制,乱世中屯田的面积也得到了扩大。

通过上述的介绍不难发现,汉朝和唐朝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汉朝时期,因为天下得到了统一,所以黄河流域尤其是西北地区与河套地带农耕区不断扩大。

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南方农业发展虽然也有所提高,但其发展速度却没有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快,呈现除了不平衡的发展现象和局面。

唐朝时期,因为两晋时期大量的人口向南迁徙,再加上隋唐大运河的修建,使得我国的经济中心不断南移,这一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发展最快的莫过于长江中下游地带。

汉唐时期,我国农耕区不断发展与扩张,除了农业生产工具、水利工程等相关技术的进步之外,与人口的迁徙、政治上的投入也有很大的关系,南方农耕区在唐朝能够快速扩张就属于后者。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食货志》、《汉书》、《旧唐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3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