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俗文化的审美特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史称上下五千年,而在这些朝代中有着大秦悍勇、大唐盛世、大明风华等等一些美好的称呼,当然在朝代更替之中也不全是盛世,也有风云乱世。

而宋朝就是我们历史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岳飞就是存在于南宋的一名武将。在宋这个朝代,虽然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却分为南宋和北宋。

曾经发生过两次变革。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其实宋朝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不堪,在宋朝其实也是我们封建历史中较为发达的一个时期,当时可以经济繁盛,百姓安居乐业。

当朝皇帝并没有重农抑商,所以在当时人们逐渐可以富起来了。但是可能这也是坏处吧,在暖饱之后并没有安于现状,就开始有人起兵了。

即使这样也不能埋没宋朝的文化,也正是当时人们才可以填饱肚子之后,才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三餐之外的故事。在了解历史当中,宋朝的民俗应该是充满诗意、理性、俚趣,而不是全部都充斥着农民起义的暴乱。

诗意盎然,隐逸安闲

宋朝虽然处在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代表,但是因为当时人们的生活比较富足,所以才会出现很多诗情画意的场面。譬如难舍难分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譬如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乃奴娇-赤壁怀古;再譬如气势雄豪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足以可见当时的诗情和文化。

在宋朝开国之初,当时社会审美心态变化剧烈。在刚刚经历唐末五代的战乱之后,人们无比厌恶战争的苦难,比任何时候的渴望安宁的生活。

在和过去的生灵涂炭相比,宋朝刚刚得到的稳定社会是多么的美好。于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对于绘画、音乐、文学、民俗等方方面面都深深的感到喜爱和青睐,之前的日常生活再次回归,致使人们都变得极其珍惜。

可能也只有经历了巨大创伤或者长久的缺失,才会让当时的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由衷的喜欢,再加上民俗文化与生活之间也是相通的,所以人们在追求美好的同时,也对民俗、艺术、文化更加的兴趣盎然。

这种在特殊时期创作出来的东西,是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因为只有人们体会过战前的安逸、战争的残酷,当再次回到战后的安逸之后,或许当时可以活下来的人会由衷的感觉的原来世界也可以这么美好,可以这么值得人们留恋。

在灾难后重见世界,那就是活在天堂。可能也只有这样的人们,才会在以后一切的生活中将一切小事都做的津津有味,因为他们能体会到一切的日常生活都来之不易,有了兴趣也将会让人们觉得好像第一次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文学和独特的艺术都是人们发自本能的想法。

人们也会在这一切中看清自己的本质,了解自己潜在的本能,使之成为民族标记,使之成为一个历史文化节点。也就是这样独特的氛围,造就了当时人们的社会审美心理,特别是当时的民俗文化,奠定了心理和社会基础。

但是由于宋朝紧邻唐朝,故此有很多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影响。对于怎么实现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也就会比较在意。

在宋朝并没有重农抑商的情况下,虽然使人们富足起来。但是这一切可能也仅仅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吧。在这一片安静祥和的湖面,下面却隐隐有着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

比如地主阶级的繁荣之后的势力扩张,再加上当时的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了扩大,使得统治阶层更加重视文人,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油然而生。

这也就和之前唐朝的繁荣鼎盛、武力强横形成了鲜明对比,宋代的经济和军事就显得有些软弱和落后,再加上文人统治朝政,使得军事就更加落后。

致使这种落差在人们心中难以抹去。于是很多人们就有一种对文化、对社会的淡漠隐忧的氛围状态。因此也有一些诗意也会表达出隐逸安闲的表现形式。

而隐逸有的两种说法,大隐和小隐。小隐是指人们选择归隐山林避世,充满着原始意味的隐逸方式。大隐是人们在苦于归隐山林之后却少有物质保障的矛盾,而做出在闹市中提升自我的选择。这可能就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背景和精神内核动机也是如出一辙。还有第三种则是被战争逼于无奈,为求全身的隐逸。

当人们对于现实社会充满无奈,而又难舍故土的怀旧之情,于是在这个1时候选择隐逸。苦于小隐的清净山林,却无物质保障。在喧嚣的大市隐居则又有着喧嚣吵闹。这种苦苦挣扎在当时的士人心中一直存在。

士人看尽人生几许沧桑,不在拘泥于对山林的向往,也不再纠结喧嚣闹市的时候,可能这个时候才是最好的时候吧。正如年少时潇洒闯荡,若在许我年少时,一两黄金一两风。

伦理依附,理性别具

宋代社会的思想基础处处都是以理学为基础,理性则成为当时文化结构的核心。宋代理学讲求伦理道德与真善美的结合,这也在无形中制约着宋代人的活动,使其审美意识和心态在传统的框架中发生无声的变化。

宋代,结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神统合,这不仅是皇权阶级巩固国家统治的需要,也是符合当时市民、老百姓的各大群体的心理需求.比如“仁者爱人”的儒家伦理说法,不仅提倡人与人之间有爱还有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正包含了国泰民安、家庭和睦等多种美好纯真的愿望和期盼。

融合三教的宋代理学,其伦理道德在宋代的民俗文化审美中的体现也是淋漓尽致。在宋代民间信仰中,每年四月四举办浴佛节,僧人向民众施舍粥物,诵经禅拜,民间的信徒也纷纷去瞻仰佛像。在宋代民间信仰往往和节日密切相关,祈求福报也是深深的植入人们的深层思想之中。

还有宋代岁时节日,宋代最为重要的节日为春节,在春节贴对联、贴年画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例如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说的就是在春节的时候人们贴对联的习俗。不管是对联,年画还是说别的一些东西,人们都是围绕着喜庆欢乐的主题,这样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安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

士民相谐,雅俗共赏

在古代文学中,总是会有两个部分存在。一部分是阶层之上的士族,另一部分正是平民之间口口相传的俚曲。

雅与俗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美学范畴,但是文学的范畴是没有界限的。宋朝虽然是以士族为主的阶级统治,但是文学不应该有界限。“俗”作为民俗文化的审美范畴,它体现了当时市井阶层的审美趋向和情趣。

“雅”是作为士族的文化体现,其一是以人生美学的理论解释,就是高雅常常被作为人的品格和人的道德,或者是人的心灵和精神境界,其二则是在文艺美学方面,比较侧重于审美创造和美学作品的追求风格和审美特色。

“俗”与“雅”对立,但是并不代表当时美学阶层对立。宋代士族人群对于民俗文化相对比较在意,基本都是作为民间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纳入审美视野,而当时士大夫的审美取向也造就了当时宋代民俗文化雅俗共赏的态势。

并且这种情况也为当时的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新的活力。雅俗共赏不仅仅是士大夫阶层有着独特和深厚的审美鉴赏,也包含着普通民众的多样审美风格和趣味,这也是当时宋代民俗文化本身具有美的形式构成,也是当时民俗文化、民俗观念、民俗心理的浓重体现。

因此,在当时宋代的民俗文化中审美的发展机制和层次、审美特征、审美表现等等的一些方面,皆显示出了浓浓的雅俗共赏、雅俗相容的味道。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文化,既有着诗意盎然,隐逸安闲看尽世态炎凉的社会状态,但是也不可否认那种为了梦想一往无前的勇猛态势;淋漓尽致的理性社会,雅俗共赏的社会阶层。

有着对朝堂改变的向往,也有着看尽人生几许沧桑的颓唐,这不正是一种心理上的转变趋势,依靠理学治世的朝堂,却在民间活跃着神性的一面,这不正是现实对照着理性体现而出吗?

通过百姓对那安静、和谐的生活的期盼,来抒发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珍惜。在文化审美来看,雅和俗对立,士大夫和平民对立,但也正是这两个对立的阶层互相融合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宋代文化。不正是这看着矛盾无比的组合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宋代文化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21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