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之父”:从中科院弃读,躲进深山20年,修了个大锅盖

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漂浮着万颗恒星,在地球上,它们是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宇宙中,又是另一幅光景,这里充满着神秘与未知。

天以外是什么?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宇宙这个概念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从古代的天圆地方到如今科学的解释,人们从未停下过对它探索的脚步。

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内,一位身穿普通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老人看着眼前的“庞然巨物”,眼里泛出了一丝泪光。

“终于建成了啊……”

老人喃喃自语道,身旁的陪同人员也兴奋的笑着说:“是啊!终于建成了!”

这是一座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这座“庞然大物”静静伫立在山林之中。它四面环山,碧绿丛山中出现的这座充满现代化的科技产物,倒也与周围的景色相融合。

这就是中国的“天眼”,历时二十二年建设,承载着无数人的汗水与希望,终于2016年建成,而建设它的总工程师——南仁东,在这背后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1945年2月19日出生于吉林。成绩优异的他自然而然地以高分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的一个通话无线电厂工作。

即使拥有着高学历,南仁东也并没有所谓的优越感,不仅苦于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还与工厂的工人们打成一片。

这一呆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间,南仁东得到了充分的磨砺和学习,工人们也很喜欢这个聪明能干的小伙子。

在这期间,南仁东还参加研发过便携式小型收音机以及十千瓦的电视发射机。即使当时的南仁东对这些还很陌生,但他并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

面对挫折时他总是以热情的态度积极面对,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无论是收音机还是发射机,都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之下研发出来,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后来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南仁东心里虽然想继续学习知识,但是又放不下工厂。两相抉择之下,他最终选择去继续学习深造。

在他的努力下,最终在1978年取得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你小子!可以啊,果然没有看走眼!”

和南仁东同工厂的朋友知道了这个消息,高兴地一巴掌拍向南仁东的肩膀:“轻点!”

南仁东吃痛地摸了摸被打痛的肩膀,而他的同事一直嘿嘿的笑,看着比南仁东还高兴。看着同事们纷纷送来祝福,南仁东心里却冒出了一丝疑问:去上学真的对吗?

就在全工厂的人送走南仁东后,却不想两个月之后他又从中科院回来了。“你这是做什么!”

妻子看着南仁东大包小包的把东西拎回家,十分不解地问。

“我不想干了,还是回工厂做项目实在,那些个数据什么的太麻烦了!人还不熟悉,不如工厂的朋友们来得实在。”

“你!你!你真是傻!”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是气不打一处来,好好的中科院的研究生不做,非要回家当工人,这使她非常不能理解。

而工厂的领导和工友们知道这个消息后,也都不理解南仁东的做法,纷纷劝他回去继续做研究。

“小东啊,我知道你对工厂的感情很深,在这也待习惯了,猛地一下回到校园搞研究不太适应。”

工厂的领导顿了顿,继续说。

“我也舍不得你这个好苗子,但我知道,以你的能力不应该只在一个小小的工厂埋没,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的等着你。说不定你以后就能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呢!”

而当时中科院也不舍得让南仁东这个好苗子就此埋没,一直劝他好好考虑,在两头的劝阻下,南仁东还是选择回学校继续深造。

1987年,南仁东先后获得中科院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南仁东从1984年起便用国际甚长基线网主持观测十余次的活动星系,他出色的工作能力使他在国际中崭露头角。

后来的他还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过客座教授,当时许多国家都以高出国内百倍的薪资聘请南仁东。

与国外的观测设备相比,中国的差距十分之大。若是我国需要这些数据,不仅要使用国外的机器,还需要看他们的脸色。

在这种情况下,南仁东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国,为国家的天文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1993年,在日本的一次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我们认为,现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心,在此之前,最好能建造新一代的射电望远镜。”

而当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二十多米,而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的口径已经到达三百零五米。

而南仁东决心要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1994年,一个胡子邋遢,穿着一条短裤,脚踩一双拖鞋的南仁东进入了相关部门,当时的负责人聂跃平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农民工。

就当聂跃平准备问他有什么事时,南仁东就张口说:“我们要选个坑,圆形的,不能有无线电干扰,交通也要方便。”

聂跃平抿了抿嘴唇,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对南仁东说:“我在贵州给你们找吧。”

中国天眼的二十三年艰辛之路

(一)十二年的选址之路

1994年7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又称FAST的工程概念被提出。

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灵敏度和分辨率。

对于射电望远镜来说,它的弧面的大小决定着其灵敏度的高低。

但如此巨大的望远镜,材料的重量一个不慎就会把底座压垮。最好的选择无疑是选用天然的洼地,这样更能省时省力。

南仁东决定用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贵州的地形崎岖,多山和悬崖,再加上天气多雨,很多时候南仁东都选择自己手脚并用地爬上去,当时南仁东49岁。

而那时的条件也不好,他们只能穿着解放鞋。可这种鞋子在山地行走并不方便,它的鞋底很平,布料也薄,这使他们在行走的途中很容易被划破流血。

有一次,他们在进行选址的时候下起了大雨。聂跃平对南仁东说:“南老,您年纪这么大了,就别去了!”

“不行,我不放心!我还是跟你们一起去。”

见劝阻无果,于是一群人冒雨前行。就在攀爬一座悬崖时,南仁东脚下踩着的地方一个打滑,摔了下去:“南老!”

同行的队友们都惊呼,想要拉住南仁东,但这几乎发生在一瞬间,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南仁东已经摔了下去。所幸在下落的途中有小树枝挡住了他,让他躲过一劫。

而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发生在十二年的每一天之中。终于在2005年,南仁东等人发现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洼地。

十二年岁月如流水,当年年轻力壮的人们也青春不再,他们走遍了贵州所有的洼地,在西南的大山中对比了1000多个洼地,终于找到了绝佳的场所建设天眼。

(二)天眼的建设之路

2007年,FAST成功立项。而这仅仅只是故事的开头,在天眼的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

大窝凼是贵州山区的洼地,这里的交通十分不便,既不通水也不通电,还不通路。在考察的时候,南仁东等人每次都要步行三个半小时才能到达。

为了方便交通,政府决定修一条路。可当时的经济并不好,政府只能付给当地人民相应的物资作为报酬,让当地的老百姓为科考人员修出一条路出来。

就这样,当地的人们仅仅用了几个月,一铁锹一锄头的将这个长达十三公里的路修了出来。除此之外,在建造天眼期间,很重要的索网实验失败了。

FAST是类似于“大锅盖”的形状,其中先是需要有着牢固的地基,有了地基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建造“大锅盖”。

而“大锅盖”需要用索网来构建框架,FAST需要四千多块面板,重达两千多吨,支撑这些面板的索网的压力可想而知,并且这些索网还需要能持续使用几十万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南仁东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往往一天之间往返几个城市,要是天眼的建设场地出现了问题和情况,他还需要第一时间返回现场。

这种连续的奔波给南仁东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经过两年的寻找和改进,南仁东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钢索。

不仅如此,很多工人不会的技术和解决不了的困难,南仁东总是能顶上去,仿佛就没有他不会的事情。

在FAST的建设地中,你总能看见一个戴着安全帽,不修边幅的“大爷”出现在在各个地方。

工作人员不懂的难题、工人不会的技术,在他的指导下,总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可南仁东究竟如何学会这么多知识与技术,背后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人人都知道南仁东是个“工作狂”,可他的眼中不仅仅只有工作。

“张三!你老婆病好了吧!”

“李四!你孩子出生了吗?”

“这里的条件不好!辛苦你们了!”

“这是给你们带的水果,还有些衣服。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你们在这工作辛苦了啊!”

在工地上,常常能看见南仁东这么和工人们打招呼,他总能记得每个工人的名字和家庭的情况。不仅如此,偶尔一次回到大城市时,南仁东还不忘给工人们带去水果和运动服。

这天眼建设的这些年中,南仁东可以说是殚精竭虑,有时候忙起来一天只能睡四个小时不说,还得连续几个月连轴转。

在常年的劳累之下,南仁东的身体渐渐被损耗。2016年,在天眼即将建成之际,南仁东却确诊出肺癌,在后面的手术中伤及了他的声带。

可即使这样,在做完手术没多久后,他还是选择去建设基地看着FAST最终建设完成。在这期间,南仁东并没有去镇上的旅店住,工地上一排排的活动板房就是他的居住地点。

大家都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回去好好休养,但他仿佛不会痛和累一般,依旧坚守在第一线。

2016年9月25日,FAST进行落成启动仪式,进入试运行和试调试工作。

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因癌症恶化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2岁。

最终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工作,正式开放运行。

FAST——一个冉冉上升的新星

虽然南仁东变成了天空中的一颗明星,但他留下的FAST却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FAST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射电望远镜,占地二十六万平方米,它的反射面相当于三十足球场。

不仅如此,它的灵敏度也比世界上第二大射电望远镜高了2.5倍以上。

2018年,FAST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截止目前为止,FAST已经发现了超过了七百颗脉冲星。

2022年的10月,FAST发现了目前宇宙中最大的氢原子气体。

同年12月,国家天文团队利用它探测了银河系内气体介质并获得了高清图像。

不仅如此,很多有关的论文都需要基于天眼的数据来进行研究发表,我们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看国外的脸色来获得射电望远镜的使用权!

而在未来的日子里,FAST一定能在浩瀚的宇宙中继续探索,成为人类迈向宇宙的一座桥梁!

风雨二十二载 莫问归途

从青年到老年,从年轻时髦的小伙到不休边幅的“老头”,南仁东的在贵州山区整整呆了二十多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心中定是记挂着他亲手带出来的“孩子”。

不论前方有多困难,不论还有多少路要走,南仁东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前进路上的一切。

在浩瀚的宇宙下,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可尽管渺小如蝼蚁,还是会有如“南仁东”一般的“蝼蚁”去孜孜不倦的探寻宇宙的奥秘。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他的神秘和绚烂,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走进他无垠的广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419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