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宋功臣赵普:一生三次拜相,最后为何被贬?

武将在刀口上舔血,大小战斗无数,一生波澜壮阔、十分刺激,但有时候文臣的经历也十分的精彩,堪称惊心动魄,比如说北宋的大功臣赵普就是这样的人,他见证了乱世的结束和北宋的崛起,是北宋的开国宰相,北宋的实权二号人物。

但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北宋建立后,他先后辅佐过两位皇帝,在宰相的位置三上三下,最终却被贬职,遗憾度过一生,为何在北宋有如此地位的人,却多次被贬呢?

一、赵匡胤的左膀右臂

(一)相识于微末

关于赵匡胤和赵普的关系,有一个专门的成语来形容这件事,那就是“鼎铛有耳”,这个成语来源于某一次有官员弹劾赵普敛财时,赵匡胤对这位官员的回复,赵匡胤表示连鼎和铛这种长着耳朵的器物,都知道我十分的信任赵普,他怎么会私自敛财呢?可见赵匡胤对赵普的信任程度。

事实上,赵匡胤对赵普不只是信任这么简单,在北宋建立后,赵普是北宋绝对的实权派,北宋的二把手,其权力和地位甚至要超过赵匡胤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

这已经不是信任的范围,相当于赵匡胤和赵普一起治理天下,为何赵普能够获得赵匡胤如此的信任呢?因为两人是一起从战场中走过来的。

赵匡胤和赵普,早在后周政权时期就已经相识,两人交情甚好,并且互相扶持准备跟随后周做一番大事业,但随着柴荣的离世,未来开始变得渺茫,此时的赵普第一个开始清醒,他突然发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不用屈于人下,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二)黄袍加身

于是赵普开始了自己的三步作战计划,第一步就是让赵匡胤获得大量的军队,在柴荣去世后,新上任的皇帝年幼无知,于是赵普便假传消息说是契丹来犯,于是新的皇帝便安排赵匡胤带着大军前往迎敌。

可是赵普却在出城四十里后便让赵匡胤原地驻扎,就在赵匡胤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赵普开始带着手下的将士给赵匡胤灌酒,在赵匡胤半醉半醒的时候,告诉了他自己的计划,还为他“黄袍加身”,既然走到了这一步,赵匡胤也不再犹豫,第二天就带着手下的士兵反攻了回去,拿到了禅位诏书,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但这只是赵普的第一步。

接下来,赵匡胤需要做一件更大的事,那就是完成统一。

以往篡位的将军,必须修整一段时间才能对外开疆扩土,但因为陈桥兵变的突然性,赵匡胤的部队几乎没有任何伤亡,于是赵普便为赵匡胤详细的制定了作战计划,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北宋完成了统一,这就是赵普的第二步。

在建立北宋后,赵匡胤丝毫没有头绪,因为他的前半生基本都在打仗,对于治国一窍不通,于是赵普再次上线,劝说他为了皇位安全,收回众位将军手里的兵权,完成对北宋的绝对控制,这就是赵普的第三步——杯酒释兵权。

可以看的出来,赵匡胤能够建立北宋,基本是完全按照赵普的计划在执行,北宋的建立赵普实际上功劳更大,因此赵匡胤便任命赵普为北宋第一位宰相。

二、三上三下

(一)第一次被贬

在赵匡胤的支持下,赵普成功当上了宰相,这个时期的赵普从工作能力上来说,完全对得起赵匡胤对他的信任,在朝堂之上,赵普敢于直接指出赵匡胤的错误,为文武百官做典范,在职位方面,主要负责北宋人才任命的赵普,着实提拔了不少优秀的人才,而在治国方面,赵普更是一心为国,不管是谁犯了错,都要根据法律来惩治。

凭借赵普的雷厉风行,北宋初年国内一片祥和,国力蒸蒸日上,文武百官无不佩服,但可惜的是,赵普的高光时刻就此结束,在获得众人的赞美后,赵普给自己开了一个不好的头:私自敛财。

其实这件事很早之前就有人向赵匡胤告状,但赵匡胤却从不相信,反而训斥这些告状的大臣,可有一次,赵匡胤在深夜拜访赵普的时候,和前来给赵普送钱的官员撞了个正着,这让赵匡胤开始失去对赵普的信任,再加上当时赵普开始变得专权,不给其他官员留活路,最终在众多官员的联合围攻下,赵普被贬下了宰相的职位。

(二)第二次被贬

在赵普被贬后,朝内也迎来了大换血,赵普在失去赵匡胤信任的情况下,其实已经失去了重返宰相职位的权力,但赵匡胤的去世让赵普看到了希望,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皇帝让赵普也有了新的机会。

可赵普此时又犯了难,因为赵匡胤在世的时候,赵普曾公开反对赵光义继任皇位,还曾与赵光义有很大的矛盾,那么赵普该如何才能重新获得赵光义的信任呢?

浅谈北宋功臣赵普:一生三次拜相,最后为何被贬?

赵普拿出了太祖、昭宪太后临终顾托之事,证明赵光义是成为皇帝名正言顺,因此重新获得了赵光义的信任,再次回到了宰相的职位上。

这一次赵普没有再玩小心思,而是专心辅佐赵光义去管理国家,不过可惜的是,此时的赵普年事已高,再加上赵光义对赵普的偏见难以打消,于是赵普仅仅当了六年宰相,赵光义便以不忍心让他如此操劳为由,让他离开了宰相的位置,并给他挑好了养老的地方。

按道理来说,此时的赵普应该安享晚年,可赵普并不想就此离开,他还想要在人生晚年发挥余热。

(三)主动离开

赵普第三次成为宰相,是因为雍熙北伐事件,雍熙三年宋太宗决定伐辽,虽然经过了精心准备,但宋太宗却迟迟没有班师回朝,这让赵普十分的担心,于是赵普便写下了洋洋洒洒几百字的劝诫,而宋太宗也感受到了赵普对自己的关心,于是再次将他调回了自己的身边。

随后宋太宗为了更好的行籍田礼,再加上新任宰相吕蒙经验不足,于是宋太宗便再次将赵普提拔到了宰相的位置上,而这一次,赵普的寿命也慢慢的进入了尾声。

在第三次担任宰相后,赵普真正做到了刚正不阿,处理了很多非常棘手的案件,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认可,而宋太宗也特批不需要赵普每日朝见,平时没有重要事情的时候,每天到中书省办公即可,这种待遇纵观历朝历代也不超过五个人。

但此时的赵普已经无法承担宰相的工作量,于是无奈之下只能主动请辞,离开了陪伴多年的宰相职位,但辞官后的赵普依旧享受着宰相的待遇和俸禄,直到他离开人世。

三、赵普对北宋的影响

(一)宋太宗的评价

赵普一生共跟随过两位皇帝,并且两位皇帝对他都有过信任与失望,其中赵匡胤是先信任后失望,而赵光义则是先失望再信任,在赵普去世的时候,赵光义曾对众位大臣坦言,他虽然和赵普有矛盾,但后来赵普依旧全心全意的辅佐他,为这个国家贡献了最后一分力量,因此赵光义对他十分的尊重,这点从赵普的谥号为“忠献”可见一斑。

(二)赵普的贡献

赵普对北宋的贡献,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北宋建国前,第一次担任宰相,和后来两次担任宰相,第一个阶段是赵普的人生巅峰,如果没有赵普,赵匡胤的极限就是后周的一个将军,在后周渐渐衰落的情况下无可奈何,最后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即使看到了机遇选择自立为王,在没有赵普帮助的情况下也难成大器。

因为从陈桥兵变开始,赵匡胤所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是赵普在出谋划策,在北宋建立初期,赵普为赵匡胤统一了兵权,还完成了改革,让北宋的国力直线上升,而在随后的统一战争中,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也让北宋十分轻松的完成了统一,因此赵匡胤对赵普十分的信任,甚至可以说感恩,因为没有赵普就没有后来的北宋,而没有赵匡胤,赵普大概率也可以在别的国家完成这一切。

而在第二阶段,赵普则留下了人生的黑点,并犯了两个大错,敛财和专权,根据记载,赵匡胤不仅遇到了给赵普送礼的大臣,还亲眼看到了赵匡胤家里的金碧辉煌,再加上多年专权导致群臣攻击,赵普这才离开了宰相的职位,不过有一说一,赵普起码在管理国家方面,从未让人失望过。

而在第三个阶段,赵普因为年事已高,其实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但也做到了认真负责,这也是为何赵光义后来十分尊重他的原因。

四、结语:

作为北宋初期的开国大臣,赵普对北宋的意义非常大,后世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好,唯独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认为他“负太祖不忠”,除此之外,赵普身上最著名的典故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相传赵普一生只研究《论语》这一本书,并声称用半部辅佐太祖平定天下,用半部辅佐陛下天下太平。

参考文献:

《宋史演义》蔡东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283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