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楚汉相争的历史其实仅仅8年的历史,自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到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但这八年时间,可谓说是中华古代史中最为浓缩、最为精彩的八年,群雄并起、高潮迭起、激情澎湃、精妙绝伦。

无数英雄豪杰蜂拥而至,在秦末的历史大舞台上纵情地展现和燃烧自我,展现和燃烧的精精彩彩、热热烈烈、通通透透。其中以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到乌江河畔逼项羽自刎的刘邦最为传奇,毕竟是他为这段八年精彩纷呈的大戏画上句号的。

然而,每每读及这段为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时,人们对起于微末的刘邦是如何战胜天子骄子项羽的,依然保持好奇和疑惑。有人说是因为刘邦知人善任,有人说是因为气度恢弘,有人说是因为刘邦灵活善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要真正读懂刘邦成功的密码,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是大势所趋,在历史大势之下,个人的能力和行为其实是非常单薄的,没有几个人能够逆天改命!很多成功者,其实不过是顺应了时势的需求,完美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而已。

刘邦和项羽各方面对比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为什么千古以来,很多人对于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这件事想不通呢?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至少从表面上来看,项羽在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都是要优于刘邦的,一个全面落后的人最终干翻了一个全面领先的人,这种事情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常识!

上述是一个笼统的结论,具体各个参数还需要一一列举和比较,那么我们就由浅及深地分析一下吧!

一、身份比较!刘邦是一个士族出身,项羽是一个贵族出身!这两者在普通人眼里看来没什么区别,不都是高于常人的吗?但是区别很大!打个比方,刘邦就是一个小县城的小资阶级,但是项羽却是全国知名的富二代。别说什么项羽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人家融入家族和血脉之中的贵族之气,真不是一般人通过三五几年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

二、年龄对比!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样的话说的是什么?就是年龄优势。刘邦起事的时候已经年仅五十,而项羽跟随叔叔项梁反秦的时候才20出头。如果是你,你是愿意跟一个50岁的小伙去创业,还是愿意跟随一个20岁的小伙去创业?很多人都说不在乎年龄,但是年龄其实是一个先天性的优势,能活得比对手长,这就是最大的资本。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三、军事对比!这一点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项羽天生就是万人敌,项家天生就是反秦的旗帜,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所令不向,尸横遍野。而刘邦天生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光辉典范,别的都可以抛开不说,活命才是最重要的。项羽一生成功登顶,靠的就是实力碾压,但刘邦的成功背后全是耻辱式的失败,雍齿背叛他了,他无能为力;他背叛项羽了,项羽满世界追着他跑;项羽攻城,手到擒来,他去攻城,处处吃瘪。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刘邦一生在军事上面对项羽,一直都是有心理阴影的,因为他们两个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四、人格对比!很多人因为“成王败寇”的逻辑觉得刘邦比项羽会做人,但其实不管在任何年代,项羽都会比刘邦更可爱一些。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觉得他比你们都强,所以你们都必须要以我为中心!谁要是不服,我就先把谁干服为止!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从不公开宣称我比你强,嬉皮笑脸的,可以捧着任何人都没关系。但是,在骨子里,他是认为自己要强于其他人的。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忽悠其他人把他当大哥供着,如果忽悠不成功,他会想办法干掉你,免得你到处瞎逼逼;如果忽悠成功了,到了兄弟们一起坐到桌子上喝酒吃肉的时候,他还是会想办法干掉你,因为众乐乐不如独乐乐。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五、命运对比!项羽确实比刘邦出身好,但这并不代表项羽比刘邦命运好!项羽跟着叔叔项梁起兵反秦,好不容易把旗帜稳住了,项家的主心骨项梁又战死了。虽说根基还在,天下共主楚怀王熊心又开始玩政治套路了,把他架空了。他再摆出猛虎出山的架势,夺取兵权,并取得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一举成为诸侯上将军,那些诸侯贵族又各自心怀鬼胎。等他把秦朝彻底推翻了,天下所有人又把他当成新的“秦王”,一心怎么斗地主。然后,项羽一直到处灭火。反观刘邦,闷声发大,每次行差踏错的时候,都有一个盖世英雄脚踏七彩祥云来救他,活生生地把项羽给熬死了。

六、时势对比!“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这样一个话题争议了上千年,却依然没有结论。但是一个人不管如何英雄了得,永远不要幻想逆天改命!项羽就是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他是贵族,他想恢复贵族阶级在战国时代的荣耀,却不知,经过战国几百年的变迁,统治重心必然下移,士族阶级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刘邦、张良、萧何、韩信……这些不上不下的士族阶级难道真的就甘心一辈子做个高级“打工仔”吗?他们也想知道自己的事业天花板在哪里?所以,刘邦那种“大家一起来杀猪抢肉吃”的口号和思想,其实更符合当时的时代趋势。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经过上述方方面面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刘邦在自身条件和能力上,根本就和项羽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但是,刘邦为什么就战胜项羽了呢?正是因为刘邦一直处于劣势,这个问题才显得十分有趣,否则,那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具体原因留到后面再说,这么只告诉大家这么一个道理,有些大象就是被蚂蚁咬死的,有些骆驼就是被稻草压死的!

刘邦和项羽的模式分析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一声呐喊:“王侯将宁有种乎?”,这个声音无疑成了反秦的集结号。兄弟们,生活到了无以为继的时候,他们吃肉,咱们连西北风都没得喝了,咱们必须要万众一心团结起来干他丫的,干,才有希望、才有活路,面包和牛奶都会有的。

当世的两大豪杰项羽和刘邦也是在此之后纷纷加入了反秦的滚滚浪潮之中去的。富贵看精神、功名看气概,这两人面对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时候,是历史唯二发出大丈夫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去建功立业的感慨的人。

全民创业的时代,却并不意味着人人最后都可以成功当上大老板。自己适不适合创业?怎么去创业?如何去整合创业资源?如何去保证自己不被同行吞并?如何去运作和管理自己的创业团队?这些核心问题都是需要提前考虑的。

其实刘邦和项羽分别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两种不同创业模式。刘邦选择的模式叫做平台模式,项羽选择的模式叫资本模式。

刘邦因为自身能力和条件有限,所以创建了一个创业平台,并不断吸收各种优秀的人才进入平台,从而打造了一个巨无霸公司。如张良、萧何、曹参、韩信、郦食其、陈平、英布、彭越等人,均是这样被刘邦慢慢拉拢和吸收过来的。这种创业平台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不管它在本质上是不是表里如一,但它给人的直观感受永远都是讲双向成就的。

项羽因为出身显贵且天纵英才,所以选择了一条“一力降十会”的道路。他不需要融资、不需要到处拉赞助、搞招聘,他本人的能力和身份就是行走的广告牌,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一大批追随者。毕竟,强者在任何时代都是相对受欢迎的。那些仇富的人本质上因为强者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和尊严,若是强者愿意带着他们一起发财,他们绝对不会出于仇富心理去对强者口诛笔伐,反而会使劲歌颂强者给他们带来种种愉悦的快感。

刘邦选择了一个“有容乃大”的平台模式,项羽选择了一个“自主创业”的资本模式,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呢?如果让大家站在上帝视角的角度上来选择的话,一定会觉得刘邦的思路更加合理一些。但其实并不一定!

我们评判一种模式的合理性,一定要结合创始人的特性来分析。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如果感觉凭你自己的实力就能轻易把女神追到手,你还会愿意劳师动众,发动身边所有的人围着女神转,以图俘获女神的芳心吗?一个人的行事心理和逻辑,永远会在能力范围内选择一种更简单直接、快速高效的方式。

能直接将对手按在地上摩擦,没有几个人愿意耗费嘴皮子去与对手讲道理;能出点小汗、花点小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几个人愿意大费周章地四处找人帮忙;踮踮脚尖就能拿到的东西,没有几个人愿意不厌其烦地去搬梯子。

项羽天生就有傲人的资本,所以他无需走众筹的路子,而刘邦一无所有,必须要走不断融资的路线,其实他们两人选择的创业模式都是正确的。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项羽横空出世、一鸣惊人,尤其是巨鹿一战天下惊,各路诸侯的将军前去拜见他的时候无不两股颤颤、匍匐前行。这说明项羽霸势已成,换句话说,他的江湖地位已经成功登顶,无人可挡也无人可比。

如果说楚汉时期最重要的战争是哪几场?巨鹿之战一定是首当其冲的,因它是真正一战而定天下大势的。垓下之围也是如此。至于韩信的背水一战,其实还差点味道。

项羽为什么从草创起步,轻轻松松就能成为行业霸主呢?条件优越是其次,主要是因为个人能力太强了。群雄逐鹿的形势下,永远会是最能打的那个人率先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这也是所谓的头狼效应。

后来,项羽推翻强秦、分封天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真正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但与此同时也迅速地衰败下去了。很多人因此怀疑项羽能力有问题,其实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盛极必衰。

项羽集团登顶之后,其实项羽和他的下属以及天下诸侯的利益结合点就几乎没有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发生转变,之前大家相互成就的关系,如今却变成了相互设计、相互提防、相互陷害的关系,这种情况不以个人的主观情绪而转移。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当然,项羽最后自刎谢幕,还是有一些严重的自身原因的。但绝不是世人为了自圆其说而牵强附会地指出的那些什么“刚愎自用”、“妇人之仁”、“不懂战略”、“气量狭小”等等。项羽的核心问题在于他太年轻,阅历有限,见识不足,不知道江湖到底有多么险恶、人心有多么复杂。

项羽大多数时候行事主要是依靠情绪驱动的,也就是“对人不对事”。你看他分封诸侯就知道了,自己喜欢的英布,怎么抬都不过分;自己不喜欢的田荣、刘邦,怎么踩也绝不会心慈手软的,至于什么负面效果,他考虑不到,也不屑去考虑。

楚汉相争时,他会轻易被刘邦和彭越牵着鼻子走,因为他实在太讨厌这两只苍蝇了,通常是谁敢冒头,他就追着谁打。从来没有从系统上去找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荥阳对峙时期,好几次刘邦都顶不住了,彭越一冒头,他便丢下刘邦不管了,使劲去追彭越。等把彭越赶跑了,刘邦这边一搞出一点动静,又赶紧回来打刘邦。

垓下之围时,一生未尝一败的他被围垓下城,四面楚歌一起,他便自感大势已去、心灰意冷,直接导致虞姬以死酬知己。最后乌江自刎也是如此,他只是十分情绪化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事理。且不说他能不能成功东山再起,但是,一遇到挫折就轻言失败,说明项羽还不够成熟,非常情绪化。

回过头来看看刘邦是如何通过打造平台走向成功的:

第一步:确定框架。刘邦游历归来,基本就确定自己要做一个像信陵君那样开门纳士的人,这是他早期比较粗犷的事业框架。但是,白手起家,怎么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建设呢?不急!厚积薄发嘛!咱暂时没有纳士的条件,就先去接近那些士,先和他们交朋友嘛。

第二步:竖起旗帜。当自己的原始资本和资源积累得差不多了,时机也更成熟了,别的不说,先注册一个公司再说。刘邦的原始资本之中,他老婆吕雉家是入了大股份的。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基本上就相当于注册了一个空壳公司,没有核心团队也没有具体业务,甚至连一个正式的办公场所都没有。

第三步:包装宣传。刘邦身上一直自带话题,包括他躲在芒砀山中时,他老婆吕雉还给帮他四处制造话题,说什么他头上有彩色云雾,所以每次都能在大山深处准确地找到他。这种包装宣传其实就是引流和灌输希望,大家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刘邦这个创业平台,上应天意、下顺民情,大有可为,加入刘邦的平台简直就是广阔天地任君翱翔。

第四步:顺势破冰。刘邦这个创业平台再好,但如果一直躲在大山深处,那也没用。你得有拿得出手的样板房、实体店,这样大家才能看到示范效应。好在刘邦想睡觉,沛县县令就送枕头过来了,引狼入室,顺利为刘邦送上了人生第一家实体店。沛县这个革命根据地成了刘邦以后纵横江湖永不过时的名片。

第五步:依附生存。一个草创公司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其实基本上没有多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的,所以很多小公司首先必须要依附某家大公司生存。大多数江湖大哥以前都给别人当过小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刘邦为了惩治叛徒雍齿,先后去投奔景驹和项梁叔侄。一方面是为了寻求保护伞,一方面是确保自己这个平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得到行业的认可。

第六步:自主谋生。在跟随项羽四处征战的岁月里,刘邦既长了见识也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回报。他一方面见识了一生之敌项羽的行事作风,为以后对付项羽规避了很多风险;一方面跟着项氏家族水涨船高,实力大增,威望大涨。以至于楚怀王熊心对他颇为倚重,将他视为分化项氏集团的一颗重要棋子。

第七步:四处融资。在刘邦西进关中的一路上,他不断吸收各地的游兵散勇和江湖志士,彭越、郦食其、骊商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和团队都被其吸收进来了,队伍越来越大,正式成为了颇具规模的平台。

第八步:劫富济贫。天道,损有余补不足。在和行业巨无霸项羽集团翻脸后,刘邦的整体思路其实就是号召大家一起来斗地主,把地主斗垮之后大家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你好我好才是真的好。其实,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刘邦最后再次耍无赖了。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也不知道通过上述的介绍,大家是否真的读懂了刘邦和项羽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业模式。再强调一下,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刘邦的创业模式就一定优于项羽,之所以古往今来更多的人认可刘邦的创业模式,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和刘邦一样,是条件、能力、资源有限的“普通人”,而项羽那样的旷世奇才千年难遇。刘邦的模式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刘邦和项羽的成败分析

历史上,关于刘邦成功、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先不去讨论那些观点的对错,但是,鲜有能让人从根本上、本质上、趋势上豁然开朗的观点出现。

举个例子,当今社会,很多实体企业都被电商给冲垮了,电商平台成了行业巨无霸,但我们能说马云之辈就真的比那些实体企业家更厉害吗?我们在分析马云的成功之道时,点对点地说他怎么善于任用人才、怎么善于把握时机、怎么勇于进取,其实都是扯淡,比他更知人善任、更干脆果断、更勇于创新的人多得去了。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那么,刘邦战胜项羽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分两个方面:趋势方面和个人方面。

第一:趋势方面。我们一定要明白,从战国时代,各种游士走四方,奔走于各国的政治舞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其实已经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士族阶级要崛起了。

中国封建社会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是最基本的阶级划分和结构组成。尧舜禹禅让制时代,天下的政治游戏是停留在天子层面的;周文王讨伐夏桀,建立周朝,标志着诸侯进入了权力游戏的核心;“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卿大夫对诸侯的反杀,同时强行入圈,成为了权力游戏的主体;随后,便是士族阶级的长久挣扎,他们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向上的出口,战国时代,苏秦、张仪、商鞅、范雎等人,他们四处奔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几个是忠君爱国的?不就是在寻求阶级突破吗?

所以,陈胜在大泽乡喊出的那句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什么这么有杀伤力和影响力,就是因为它喊出了所有士族阶级的痛点和欲望。在“民以食为天”的老百姓心中,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认为“王侯将相是有种的”,咱们普通老百姓就是图个安茶淡饭,这种鸡血没什么太大作用。

刘邦本身也是一个士,他知道其他的士的精神寄托和利益诉求。然后,他能根据这种情况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才是优秀如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愿意帮助他、辅佐他的根本原因。

项羽是一个贵族,也是坚定的卫道士,他的核心诉求是要阻止士族阶级坐大的,所以,他怎么可能去重用韩信那样的人?

就像后世大家对袁绍的评价一样,说人家志大才疏,不懂得重用小弟曹操,结果反过来被曹操啪啪打脸,实在是活该。但是,大家想过没有,袁绍为什么一直看不上曹操呢?他们之间有阶级壁垒呀!天生就不是一路人,他怎么去对曹操掏心掏肺?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所以,与其说项羽是败给了刘邦,还不如说项羽是败给了那个时代的形势,败给了全天下的士族阶级。

在此,也想诚恳地对大家说一句,凡事要顺势而为,否则不管你能力再强,也注定要当一个悲情英雄。项羽对陈平、英布等人不好吗?他们不都背叛项羽了吗?因为他们的利益诉求已经在项羽身上实现了,他们反而成为了不可控因素。尽量去满足更多人的利益,并且不攀缘、不强求,这才是真正的顺势而为。

第二、个人方面。个人能力方面,项羽其实是几乎全方位碾压刘邦,但刘邦为什么最后赢了呢?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项羽输就输在见识不如刘邦。

先举几个例子:

刘邦率先攻入咸阳,后来搞了一个名垂千古的“约法三章”。这件事真的就是基于刘邦本身的能力和格局吗?不是的!这家伙一逮到机会,只要是正常男人会犯的错误,他绝对不会落下的。之所以他能接受樊哙和张良的建议,主要是见识问题,樊哙和张良一提醒他,见多识广的他立马就转过弯来了,这事确实不能干。这是典型的“明人不用多讲,响鼓不用重锤”,它的基础逻辑就是“见怪不怪”。

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

鸿门宴时,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真的是因为项伯收了刘邦的好处费吗?其实本质原因是项羽根本看不上刘邦,觉得刘邦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他的手掌心。再加上,当时如果杀掉刘邦,多多少少会在政治上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所以,项羽选择看看热闹就完事了。这件事还是充分暴露了项羽见识不足的缺陷。范增就比他老道一些,不只是盯着眼前的得失,而是将更大的风险提前预防。以前的刘邦贪财好色,这种人确实不可怕,但是他突然转性了,在自己本能的欲望前能主动低头,这种人就比较恐怖了。

乌江自刎也是如此,如果项羽换作是刘邦,他绝对不会自杀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就有希望!项羽不懂生存的底层逻辑,他是高傲的,也是纯粹的。他一心想要为自己的情怀和担当负责,所以他用自己生命为自己的理想买单了。但是,大家想想,什么最重要?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因为生命是支撑无限可能的最基本的东西。刘邦为什么一有危险就跑?美其名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实际上就是刘邦做什么事永远保留后手,人性那点东西他见多了,死道友别死贫道就行。

为什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读书和行路都是一个求知的方式,哪有什么优劣之分!主要是你行万里路会见到形形色色的风景和人物,你看问题便会灵活一些,不会钻死胡同。而读万卷书只要你没有活学活用,你便容易变成书呆子,容易认死理。

最后,总结一下,刘邦为什么赢了项羽,其实道理也不复杂,以一个例子来回答,一个名校毕业的学霸到一个企业去就业,十有八九他刚开始是搞不赢那些老油条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207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