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民族融合:从华夷之辨到多元一体

在周代,中国存在着一种名为“华夷之辨”的思想,它把周人视作华夏或诸夏,而将周边的少数民族称为西戎、北狄、东夷、南蛮等。然而,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这种原本的民族隔阂开始逐渐消解,华夏族群与周边民族的关系由冲突转变为融合。这一融合的趋势至战国后期已基本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华夏族的文化得到了少数民族的接纳,同时,许多少数民族的习俗也被华夏族所吸收,最终形成了一个共享同一文化的共同体,为后来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春秋时期中原的民族分布格局

周人自诩为夏人的后代,因而自称“华夏”,并将中原一带的诸侯国统称为“诸夏”。周人强调华夏拥有深厚的礼仪文化和华丽的服饰。他们将四周的民族称为蛮、夷、戎、狄,视其为缺乏礼仪、未开化的野蛮族群,甚至贬低为“禽兽”、“豺狼”。周人主张对华夏诸国应施行仁政,而对蛮夷则采取武力征服的策略,即“以德治中国,以刑威四夷”。西周时期,华夏周边的民族主要包括西戎、北狄、东夷、吴越、荆蛮、巴蜀等。其中,与周人关系最为紧密的是西戎和北狄,它们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宁夏一带,属于游牧民族。戎狄与炎黄族有着血缘上的联系,直至春秋时期仍有姬姓之狄和姜姓之戎的存在。戎族的种类繁多,其中关中地区最强大的戎族是义渠和羌戎,义渠在春秋时期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农业经济,并建立了国家。伊洛河一带分布着伊洛之戎,历史上称之为陆浑之戎。公元前771年,犬戎进攻镐京,导致了西周的灭亡。此后,西戎在关中地区横行无忌,“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伊、洛,往往有戎”。因此,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豲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这些民族各自分散居住在山谷之中,有自己的首领,常常聚集起来的人数超过一百个部落,但都无法统一。

春秋初期的局势

狄族主要分为白狄、赤狄、长狄三支。白狄是姬姓的分支,即周人的远亲,曾在陕北一带建立了肥、鼓、鲜虞三国。赤狄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分布在山西高原,与晋国有密切联系。晋献公曾娶赤狄之女,生下重耳。长狄为厘姓,分布在山西南部、山东一带。春秋初期,长狄多次进攻宋、卫、鲁、邢、齐等国,例如公元前714年的“北戎侵郑”;公元前706年的“北戎伐齐”;公元前662年的“冬,狄伐邢”,给华夏文明带来了巨大威胁。

夷族分布于东方的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因擅长射箭而得名“夷”。夷族的图腾崇拜为鸟,是中国凤凰文化的起源。夷族在山东一带创造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商朝的建立者也是夷族的一支。夷族的支系同样复杂多样,周朝将其统称为“九夷”,《尚书·禹贡》中记载东夷分为嵎夷、莱夷、鸟夷、准夷四族,这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夷族在血缘上与商朝相近,因此在西周时期是重点防御的对象。周朝时期,大量夷族参与了“三监之乱”,周公东征后,又大量分封姬姓诸侯,建立东都洛邑以镇守东方。山东半岛的夷族有莱、任、宿、须駒、颛臾、莒、阳、部、介、根牟、牟等国,与齐鲁之间的关系密切。莱国是东夷的大国,曾与齐鲁多次发生战争。淮河一带的夷族有准夷、徐夷、舒夷三支。其中徐夷的社会经济较为先进,据说是大禹封伯益其子若木于徐地,建立了徐国,商朝称为“徐方”。周穆王时期,徐国强盛,君主称王,为徐偃王,以仁义治国闻名天下。

二,“尊王攘夷”和诸侯兼并:民族融合加剧

平王东迁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华夏诸国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首先,周王室的衰落使其失去了对诸侯的约束力,导致诸侯间战乱频发,这为周边民族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北方的狄族南下侵略,西边的戎族横行无忌,南方的荆楚又兴起并吞并了“汉阳诸姬”,可谓是“南夷与北狄交战,中原地区危如累卵”。在此背景下,中原地区的齐国和晋国先后崛起,他们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进行争霸。“尊王攘夷”即在名义上维护周天子的权威,联合诸侯共同抵抗外族的侵犯。齐桓公和管仲多次率军击败北狄,“救邢存卫”;公元前659年,齐国带领八国之师南征楚国,与楚国在召陵定下盟约。齐国的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保护了处于危机中的华夏文明,孔子也曾评价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此外,各大诸侯国为了扩大领土,也对周边小国发动了兼并战争。但在“尊王攘夷”的大背景下,这些兼并主要针对的是一些蛮夷之国,从而加速了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进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784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