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准亲家”见面: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原文:

婚丧嫁娶,人生大事。自古以来,婚姻都是涉及到两个不同家庭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在共同养育后代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资源重新整合。对比中外的婚姻模式,我国的婚姻从不避讳谈论双方的“门楣”,即原生家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相反“门当户对”也曾被认为是婚姻幸福的先决条件之一。基于这个理念,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婚姻阶段,即订婚。一旦婚事走到这个阶段,基本上意味着双方家庭对于对方小一辈的各方面条件已经认可,只剩婚礼的筹备工作了。不过一般在正式举行婚礼之前,通常双方老一辈之间会提前见面沟通,这次见面可以看作是隐藏在寒暄客套下的,对对方父母的一次考察,通过则会加速婚姻成行,否则就难免会生波折。即使时间来到21世纪,但是古人通过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实人品的方式,仍然被流传了下来。中国的父母也秉承即使孩子的对象再好,也要接触一下他的家庭。毕竟婚后的日子还很长,而相恋到结婚的过程毕竟短暂,尤其对于那些相恋不久就打算结婚的年轻人来说,任何一位负责人的父母都需要详细考察另一半个人和家庭的情况。既然这样,那么在婚前双方“准亲家”间的见面,也就并非单纯的见面聊天了。不过在见面之前,双方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且在礼仪层面这样的准备通常必不可少。尽管可能带有考察的目的,但是由于双方代表的分别是准新郎和准新娘身后的家族,无论言语还是行为都需要谨慎,毕竟“失礼”可能是见面时的一个大忌。所以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见面前对于对方父母的职业和喜好有所了解,或许这个讯息早在之前就已经知晓,但既然已经走到了结婚前的最后一步,在细节上仍需要重视。尤其对于门当不怎么“户对”的婚姻组合,比如一位来自出身做小买卖家庭的孩子,另一半是出身世代教书育人的书香门第,这样的结合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得益于教育的普及化,出身如何不一定能决定一个人未来遇到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以及找到什么样的另一半。不过当关系确定,双方父母见面前都需要考虑到对方的家庭。其次无论在交谈或者挑选礼物时,对于对方的喜好至少需要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讨好,而是基于对对方的尊重且表达自身的善意,以及促成婚姻的一种态度。除此之外,对方家长对于小夫妻未来的家庭发展设想,同样也是需要提前了解的。毕竟某些家庭因为条件优越,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婚后工作赚钱,选择父母资助的方式提供生活费。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孩子的另一半因为家里有钱,而选择不出门工作,或者从事一些不固定工作的做法,是颇有微词的。所以双方需要在此方面有所准备,并适当进行沟通。最后需要提前明确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就是下一代的养育问题了。大部分的父母心中都是更愿意顺其自然的,但极端两极化的情况也同样广泛存在。比如有的父母对孙儿的期望十分强烈,这一点从他们拉着儿女积极相亲的作法可见一斑。在他们看来人生在世,成家生子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当这样的父母遇见对生子这件事冷淡,或者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支持子女不生或者晚生的父母,双方的理念差距可能会导致十分尴尬的会面场景。仅仅是会面尴尬还是小事,这样的家庭理念不出意外的将会影响到小夫妻的婚姻生活。假设一位被父母灌输不生孩子,且自身的生育意愿没那么强烈的人婚后会怎么样呢?如果另一半强烈要求养育后代的话,可能最后孩子大概率还是会出生的。但是此时的孩子很可能已经不再是爱情的结晶,而是一方妥协的结果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砝码。这样的婚姻包括未来孩子的幸福感,毫无疑问的都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作为站在“被幸福冲昏头脑”男女的身后,理智且有远见的看待子女婚姻的“准亲家”们,婚前见面是必要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73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