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电池制造后,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其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性能的过程称为化成。
锂电芯的化成是电池的初使化,使电芯的活性物质激活,即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
锂电芯的化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影响电池性能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因为在Li+第一次充电时,Li+第一次插入到石墨中,会在电池内发生电化学反应, 在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在碳负极与电解液的相界面上、形成覆盖在碳电极表面的钝化薄层,人们称之为固体电解质相界面或称SEI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SEI膜的形成一方面消耗了电池中有限的锂离子,这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含锂正极极料来补偿初次充电过程中的锂消耗;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电阻造成一定的电压滞后。SEI的好坏对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初始容量损失、倍率性能等有着很大影响。
根据锂电池化成时温度、电流、注液口等条件的不同,化成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
高温化成:充放电过程中,电芯始终处于高温环境中,高温可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SEI 膜成型速率。形成的SEI 膜一致性较高但疏松、不稳定。低温化成:充放电过程中,电芯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低温过程形成的 SEI膜致密稳定,但反应速率慢,化成时间较长。大电流化成:化成过程中,充放电电流始终处于0.5C、1C、2C等较大电流,大电流可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SEI膜成型速率,但形成的SEI膜一致性不高、疏松且不稳定。小电流化成:化成过程中,充放电电流始终处于0.02C、0.05C等较小电流,小电流过程形成的SEI膜致密稳定,但反应速率的降低会延长化成时间。开口化成:充放电过程中,电芯注液口始终处于常压开放状态,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及时排除,提高了SEI膜成型的一致性。化成设备简单成本低但静置时间长,环境湿度条件要求高。闭口化成:充放电过程中,电芯注液口始终处于密封状态,化成过程无环境湿度条件要求。但化成设备工艺复杂,电芯壳体存在塑性变形风险。负压化成:充放电过程中,从注液口处将电芯抽真空至-80KPa。负压化成可将产生的气体及时排除,保证了SEI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但化成设备复杂且对气密性要求较高,此外在抽真空过程中会产生电解液损耗。二、目的及意义
SEI膜形成机制
⑴ 在一定的负极电位下,电极/电解液相界面的锂离子与电解液中的溶剂分子等发生不可逆反应;
⑵ 不可逆反应主要发生在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
⑶ 电极表面完全被SEI膜覆盖后,不可逆反应即停止;
⑷ 一旦形成稳定的SEI膜,充放电过程可多次循环进行
SEI膜组成成分
1、正极确实也有层膜形成,只是现阶段认为其对电池的影响要远远小于负极表面的SEI膜,因此本文着重讨论负极表面的SEI膜(以下所出现SEI膜未加说明则均指在负极形成的)。
2、 负极材料石墨与电解液界面上通过界面反应能生成SEI膜 ,多种分析方法也证明SEI 膜确实存在,厚度约为100~120nm ,其组成主要有各种无机成分如Li2CO3 、LiF、Li2O、LiOH 等和各种有机成分如ROCO2Li 、ROLi 、(ROCO2Li) 2 等。
3、烷基碳酸锂和Li2CO3均为3.5V前形成SEI膜的主要成分,烷基碳酸锂和烷氧基锂为3.5V后形成SEI膜的主要成分。
三、对电池的影响
首效,次放电容量/预充容量之和=首效%放电容量,充电恒流比,放电平台时间倍率性能循环性能自放电性能交流内阻值不同化成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化成电流密度:电流密度大,晶核形成速度快,会导致SEI膜的结构疏松,且在负极表面附着不牢固。相反,低电流密度下,晶核形成速度慢,则SEI膜的结构更加致密。但是,结构疏松的SEI膜可以浸润更多的电解液,从而使大电流密度下形成的SEI膜的离子导电率大于在低电流密度下形成的SEI膜。(引自:杨娟,锂离子电池化成条件对化成效果的影响)化成截止电压:闻人红雁等人发现,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池内部电压升高,同时伴随着气体产生。一旦产气速率高于注液孔的排气速率,气体就会在电池内部的隔膜间聚集,导致隔膜与负极表面接触不均匀,从而影响锂离子在负极表面的嵌入过程,使得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锂离子在负极表面不均匀分布,造成金属锂或锂的化合物在负极表面沉积。所以,适当降低化成电压可以提高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降低电池内阻,改善电池循环性能。Kim等人发现,电压越高,电解液越不稳定,会有更多的锂供还原反应使用,降低了锂电池的锂含量。在实际生产中,降低化成电压还可以减少化成时间,节约电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引自:杜强,锂离子电池SEI膜形成机理及化成工艺影响)化成温度:温度一方面影响生成 SEI 膜生成速率及组成;另一方面,高温下SEI膜的部分组分会发生分解,造成SEI膜破裂,会进一步消耗锂来生成新的SEI膜。外加压力:化成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如果气体没有及时排除,则会增加锂离子传输距离,阻抗增大,造成电池充电容量降低。若充电中间加上合适的滚压压力,则可以帮助消除气体,不仅能提高电池化成容量,而且电池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也明显提高。四、过程关键控制点
化成测试流程
第一步休眠
第二步恒流充电
以0.02C恒流充电270min,小电流充电目的使形成的SEI膜质量、界面更好,但形成的SEI膜不稳定,易与前面的分解产物发生反应,需进一步充电使SEI膜趋于稳定。
第三步休眠
目的是使两次充电有一个转换过程,并达到消除极化的作用;
第四步恒流充电
以0.1C充电到3.95V,在SEI膜基本形成后以稍大一点电流充,不但节约更多时间;且形成的SEI膜致密,热稳定性更好,此时的SEI膜将电解液与石墨完全隔开,只许离子通过到达石墨层。但此时电压不能充得太高易造成析锂。
关键输入参数KPIV:
电流
温度
真空度
关键输出参数KPOV:
界面
五、常见问题
1、发流程时无电流
电芯在刚发流程休眠结束后,立即检查每个电芯的电流和电压,对电压异常偏低或0电压,电流为0或电流远低于设定值,检查是否没夹好,夹子断线,夹子虚焊,没夹好的重新夹好,夹子断线或虚焊的应立即休眠该电芯将其取出,并在软件中删除其电芯编号。对电压和电流异常偏高,如电压为4499,电流为2499(1.5A的机器为1499),应立即休眠将该电芯取出,并在软件中删除其电芯编号。如果是老化板有问题,挑出送维修房维修,如果是通道有问题,应做好记录,等待工程师维修。
2、发流程后电压充不上
如果电芯在化成过成中出现电压和电流异常波动,跳跃,或者电流正常,电压一 直充不上去,应立即休眠该电芯,以免引起燃烧。
如果在充电过程中,电压不升反降,应立即休眠。
3、对异常停电处理:
打开机器相应的化成名(必须是断电时机器化成名)
断电保护
自动搜寻历史数据
搜寻完毕后对话框自动关闭,查看机器有否采集到实时数据依次进行其它机器操作。
4、 过充
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将对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造成永久的损坏,从分子层面看,可以直观的理解,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碳过度释出锂离子而使得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太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碳结构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
六、发展趋势
生产效率提升一致性提升,低能耗柔性化,产能灵活,节约空间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