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挥管理军官军衔晋升标准经历了哪些变化?

中国指挥管理军官军衔晋升标准经历了哪些变化?

我国的指挥管理军官军衔体系划分为三等十级,其中少将及以上军衔属于高级军官范畴。然而,将军头衔极为珍贵,晋升至少将军衔者寥寥无几,可谓百里挑一。因此,少将及以上军衔的授予标准异常严苛,大校与少将虽仅差一级,但此差距犹如天渊之别,须从优秀中选拔更优秀,从强大中挑选更强大。那么,军改前后,少将、中将、上将的授予条件究竟如何?又发生了何种变革?

首先,让我们了解军改前的授衔标准。在军改前,每个职务对应两个军衔,即基准军衔和辅助军衔。可授予少将及以上军衔的职务包括:1.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2.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3. 正军职:少将、中将;4. 副军职:少将、大校;5. 正师职:大校、少将。以正师职为例,大校为基准军衔,少将为辅助军衔。然而,实际上正师职军官无法被授予少将军衔,至少需达到副军职才有资格晋升至少将。唯一例外的是维和部队,为方便对外交流,正师职主官会被授予少将军衔。此外,自1990年起,所有晋升至中将的均为副大军区职军官,未出现正军职中将,正军职的辅助军衔形同虚设。

具体授衔标准如下:1. 少将:担任副军职满1年,军龄满30年且晋升大校军衔满4年者可晋升为少将;2. 中将:担任副大军区职满1年,军龄满35年者可晋升为中将;若军龄不足35年,需担任副大军区职满2年方可晋升中将;3. 上将:担任正大军区职满2年,且晋升中将军衔满4年者可晋升为上将。

关于授衔频次:1. 少将:2010年前,每年选升一次;自2010年12月起,改为每年两次,分别在7月和1月(或12月);2. 中将:每年选升一次,通常在7月底八一建军节前;3. 上将:2006年前,每两年选升一次;自2007年起,改为每年一次,同样在7月底八一建军节前。

综上所述,军改前军官制度以职务为主导,职务为核心,军衔实际作用微乎其微,一职双衔、一衔多职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副军职军官中既有大校也有少将;副大军区职军官中既有少将也有中将;正大军区职军官中既有中将也有上将。同时,少将跨越“正师、副军、正军、副大军区”四个职务等级,仅凭军衔难以确定指挥关系,易出现低衔指挥高衔情况,最终仍需依据级别资历章。此外,还有正大军区职军官以中将军衔退役的案例。因此,军改对军衔授予标准进行了大幅改革。

接下来,我们探讨军改后的授衔标准。2019年12月,《关于先行调整军级以上军官军衔晋升有关政策的通知》发布,副军级以上军官军衔晋升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具体授衔标准如下:1. 晋升副军职后,同步晋升少将军衔;2. 晋升副战区职后,同步晋升中将军衔;3. 晋升正战区职后,同步晋升上将军衔。换言之,现晋升少将及以上军衔不再受任职年限和军龄限制,只要达到相应职务即可授予相应军衔,职务与军衔对应关系一目了然,实现一职一衔。

相应地,军官等级由基于职务等级调整为基于军衔等级,使军衔回归本质属性、居于主导地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军衔等级数量少于职务等级数量,“少将、大校、少校”目前为一衔两职,分别对应军级(正军职、副军职)、师级(正师职、副师职)和营级(正营职、副营职)。同时,现行授衔频次已由“一年一至两次”调整为“一年四次”,职务调整后军衔随即晋升,二者保持同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645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