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如何评价刘邦项羽?

各位朋友们,如果你们对“古今英主,无出汉高”,苏轼为什么这么崇拜刘邦?和司马迁如何评价刘邦?感兴趣,那么请继续阅读下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这两个话题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它们的相关方面,以期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评价楚汉最为著名的就是:

1.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么评价刘邦的,称其是个好美色好酒肉之人,作战能力不是很强大,但是却能很好的听取他人建议,有大量,善于顾全大局,最终成为万人之上。

历史名人如何评价刘邦项羽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评论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汤恩比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探讨历史时说:“从两千年来保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 看,中国人有资格成为实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

(1)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

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3)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公元1084~约1151)所写的一首小诗《夏日绝句》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唐代诗人杜牧(803~852)《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毛泽东同志则批评项羽沽名钓誉,他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司马迁如何评价刘邦

司马迁记载道:“高祖为人,……仁而爱人。”[6]这种仁而爱人的表现在史料中比比皆是:最初体现在为官府送徒咸阳途中纵囚。继而表现在初起沛时不愿意接受沛令之职。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7]注意,刘邦之辞为首,与曹参、萧何之辞为首有所不同,萧曹二人之辞,是恐事不成,秦王朝种族其家,而刘邦之辞,没有个人的因素在内。最为典型的则以入关灭秦,与秦人约法三章,悉除去秦法,不受秦民犒赏;再则是汉七年,刘邦击韩王信还咸阳,“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8]最后,在汉十二年过沛,父老留饮,刘邦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9]不愿过多打扰家乡父老,显示出对家乡人民深厚的体恤之情。凡此种种,并非作戏,而是出自一片赤诚。

说到刘邦的仁而爱人,可能有必要将当时人对项羽的评价作个比较。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10]韩信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11]陈平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12]郦食其说:汉王“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13]高起、王陵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14]以上诸说,实际上是待人之道,而不是爱人。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刘、项的本质差别。刘是与天下同利,项则专利己一人。有此前提,项的爱人,毫无实质性内容,更多的是表演的成分;而刘则尽可能多的使天下人得益。这种待人之道,其傲慢于人无实质性损害,其推利及人,则给人极大的实惠。这也正印证了刘邦的仁者之心之性。正因为有这种

“古今英主,无出汉高”,苏轼为什么这么崇拜刘邦

刘邦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名流氓地痞,但是后来能够让很多人追随和他自身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令一些文人墨客感到崇拜,在其中就包括苏轼等人,能够让他们崇拜的原因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苏轼是一个怀才不遇、空有一肚子的才华但是没有地方施展才华的人,而刘邦只是一个流氓地痞出身的人却有魄力招贤纳士建立汉国,相比之下自己就有很多地方比不上刘邦,所以比较崇拜刘邦,出身只是一方面,苏轼更崇拜的是他的魄力。

其次,便是崇拜刘邦的个人魅力了吧,虽然在我看来刘邦没有什么魅力,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能够让张良在明知道刘邦的为人的情况下,还是义无反顾的脱离了韩国去投奔了刘邦,还有韩信脱离项羽投奔刘邦,这些情况不得不承认刘邦还是有一些个人魅力的。最主要的一点是刘邦能屈能伸,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在属下看来刘邦是一个可以信任的领导,所以都会尽心尽力的辅佐刘邦。

而我比较佩服的是刘邦是流氓地痞出身,这种出身一般情况下都会比较清楚人情世故以及如何收拢人心,这一点是项羽不能及的,项羽的出身本就比较好,而且自己的实力也比较强,所以难免会有点骄傲自大,这一点可能会让自己的下属寒心,韩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苏轼崇拜刘邦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觉得是苏轼对于自己本身的遭遇和刘邦的情况进行对比,自己内心的不甘。

曹操如何评价刘邦

曹操对刘邦的评价是十分肯定的,刘邦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天才政治家,他智略超人,规模宏远,顺应时代,从和民心,知人善任而又驾驭有方,随机应变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天下人皆能为我所用,任天下人皆能为我所控。说明刘邦是曹操学习的榜样。

历史上到底怎么评价刘邦的

历史上到底评价刘邦他是一代雄主,立一统大国于东方,开汉族千古之兴盛。我们也反过来看。刘是秦王一统天下大愿的继承人,天下非刘所定非汉所平,汉族与汉兴亦非其功,实是秦王之功,如此开万世之基业,同文同轨同量,九洲百族融为大汉族,非邦文盲之力亦非萧何刀笔所能,说其继秦国之志,承秦王大业,汉承秦制不是妄说。

诸葛亮如何评价刘邦

诸葛亮批评刘邦“不以义,陵上虐下”、“起不由德”。

大体上,因为刘邦是赢家,且建立汉朝,他是常被人赞扬的,而项羽败者为寇,其缺点被不断强调,不断批判,而且他也是借古鉴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便经常被古代名人“鞭尸”,要说赞扬他,李清照的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或许是最大最美好的支持了。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470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