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王爵分类

清代制下的“王爵”(不包括外蒙、西藏、新疆等外藩),大致可分为“异姓王”、“追封王”和“宗室王”三类,这三类王爵,根据清代最高统治者在封王时的动机,又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三句话:一、皇帝需要你成为王——异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清代的王爵分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代制下的“王爵”(不包括外蒙、西藏、新疆等外藩),大致可分为“异姓王”、“追封王”和“宗室王”三类,这三类王爵,根据清代最高统治者在封王时的动机,又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三句话:

清朝的王爵封号,为何与明朝之前与众不同,封国制度的消失是关键

一、皇帝需要你成为王——异姓王

异姓王是清初出于战争或者笼络人心的需要,赏赏给吴三桂(平西王)、孔有德(定南王)、耿仲明(靖南王)尚可喜(平南王)、孙可望(义王)等五位汉族大臣的王爵,异姓王只产生于清初战争年代,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殊性

二、皇帝希望你成为王——追封王

对于生前立有大功的重臣,在其死后以追赠的情势,册封王爵。扬古利(追封武勋王)、黄芳度(追赠郡王衔)、傅恒(追赠郡王衔)和福康安(追封嘉勇郡王)等人,都属于“追封王”。这一类王,是死后才被赏赐的荣誉头衔性质的王爵,主要是表达皇帝对逝者的感念之情,通常不具有王爵的实际功能,也没有世袭传承的可能。

三、皇帝认可你成为王——宗室王

宗室王,意即皇家宗室王爵。清代,凡爱新觉罗的直系子孙,理论上来讲,都具有封王的资历,请注意,只是理论上具有资历,血缘只是封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必定结果。

在这一点上,满清的王爵封赏,与明朝制度有所相同,明代只要是皇帝的儿子,必定封王,但在清代,哪怕是皇子,封不封王,什么时候封王,都只能是皇帝认为你应当被封王时,才能算数。

关于“清代的王爵分类”的内容,小编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呢?无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您的每一个留言,和每一个赞,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分享给身旁的朋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39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