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方孝孺:一名虔诚的儒生,被诛十族多是化为乌有

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攻下了南京。一场大火中,建文帝朱允炆不见踪影,生死不知,但他的支持者们,却遭受了灭顶之灾。方孝孺是建文帝心腹,但姚广孝曾专门嘱咐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朱棣

经由三年艰苦卓绝的战役,朱棣获得了靖难之役的成功,攻下了南京。一场大火中,建文帝朱允炆不见踪迹,生死不知,但他的支持者们,却遭遇了灭顶之灾。方孝孺是建文帝亲信,但姚广孝曾专门嘱咐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朱棣听从了他的建议,并让方孝孺起草即位圣旨。可是在大殿上,方孝孺谢绝朱棣的所有请求,并怒斥朱棣谋权篡位,朱棣恼怒,将方孝孺凌迟处死,并诛他十族。

中国古代为气节慷慨赴死的人有不少,方孝孺之所以特别出名,缘由就在于他为了气节,致使十族牵联致死。所以,关于方孝孺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和他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成为了争论不休的话题。

史学家蔡东藩就曾关于后者有过一段评价:“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胜利。至谢绝草诏,犹不失为忠臣,然一死已足谢故主,何苦激动燕王之怒,以至夷及十族,试问此十族当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归于尽乎?”(《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不过,后一个问题成立的前提,也就是方孝孺被诛了十族,其实自身就是有争议的。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说法,来源于祝枝山的《野记》,他在里面写道:“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上怒云:吾夷汝十族。左右问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

除了此之外,崇祯帝时的《熹宗实录》、《宁海县志·方孝孺传》、《明史纪事本末》和黄宗羲的《方正学孝孺》、等文献都记载了方孝孺被灭了十族。

但是,这些记载了方孝孺被诛十族的文献要不然是野史,要不然距离永乐朝已经十分久远了,其可靠性是难以保证的。

在正史之中,其实只记载了方孝孺父系这族被诛,《明史·方孝孺列传》记载:“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

《立斋闲录》里将被诛杀的八百多人的名字全体列了出来,但他们都出自于方孝孺的父系,这和《明史》中“并夷其族”的记载相印证。

而且,方孝孺被诛杀后,他确切有很多的门生和朋友都还活着,所以诛十族自身是缺少依据的。之所以出现“诛十族”的说法,与明代中后期对方孝孺的标榜和清代的渲染有很大关系。

所以,方孝孺被诛十族,大几率只是一种后人为了寻求戏剧效果,故意夸张得出的说法。只是渲染这个说法的人大概不会想到,当传统正统思想逐步被人们摒弃,对人生命权愈发注重的时代来临后,被诛十族再也不是方孝孺的伟大的地方,而成为了他最大的污点。

固然,假如抛开掉被诛十族这件事,方孝孺是一名怎么样的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大概是“一名虔诚的腐儒”。虔诚是对方孝孺的确定,腐儒则是对他的批判。

不少人说方孝孺是愚忠,但这类说法站不住脚,由于倘若这样,所有忠贞不渝、注重气节大于生命的人,均可以说是愚忠。

方孝孺对于建文帝的虔诚应该是值得确定的。有人说方孝孺欺世盗名,但老实讲,用生命去欺世盗名,也挺使人信服的。更何况,方孝孺如果投奔朱棣,他的名,他的利,只多很多。

只是对于方孝孺来讲,他非死不可,由于他是一名大儒。方孝孺出生名门世家,其祖上三代从儒,父亲是着名的儒者方克勤。方孝孺师从宋濂,这是一名真实的大儒,朱元璋曾称颂他是“文臣之首”。

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方孝孺自然饱受儒学熏陶,并深入的认同正统思想。而且,方孝孺本人也很勤恳好学,他天资出色,深受宋濂的喜爱,成名后被视作“读书种子”。朱棣前往南京时,姚广孝专门嘱咐朱棣说“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让他切记善待方孝孺。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同,方孝孺凭的是儒学上的真能耐。

这是方孝孺的光环,也是方孝孺的约束,他是众人心中儒者的代表,所以他一定不能做违抗气节的事情。所以,方孝孺是不可能投奔朱棣的,哪怕是死,由于他一旦投奔,他就再也不是那个儒者方孝孺了。这份气节,这份虔诚,这份慷慨赴死的勇气,哪怕方孝孺就是欺世盗名,也是值得众人钦佩的。

如果方孝孺生于太平盛世,他将是下一个宋濂,只惋惜,他生在了浊世中,而浊世下,纯洁的儒者是赢不了的。

在学术成就上,方孝孺是当之无愧的宗师,可是在政治能力上,尤其是针对藩王的政策,方孝孺表现的很不成熟,乃至是有些笨拙。可以说,恰是在方孝孺等人的辅佐下,建文帝才输给了燕王朱棣。所以说,方孝孺是一个腐儒,一个墨守成规的腐儒。他只能空言无补,而不能像于谦同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可是方孝孺的身上有了太多的光环了。后世的儒者将他标榜成道德圣人,清代将他大肆渲染,以体现明代君主的残酷,他们出于各自的目的,在已经死去的方孝孺身上贴上许多闪亮的标签。可方孝孺又只是一个忠贞不渝的腐儒,所以人们才会生出“德不配位”的感觉。

只是,撕掉标签,方孝孺其实没那么繁杂。历史上真正的方孝孺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忠于建文帝,忠于自己的信仰。当南京城即将陷落时,他以“当死社稷”,把建文帝留了下来。朱棣让他写圣旨时,他没有说什么“诛我十族又怎么”,他只是一直痛哭,“悲恸声彻殿陛”。其实,他只是一个可怜人,一个以生命践行信仰道路的理想主义者。

参考资料:

《明史》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野记》

以上就是简知网(www.jianzixun.com)关于“历史上真正的方孝孺:一名虔诚的儒生,被诛十族多是化为乌有”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248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