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变成用户,别掉进算法的“陷阱”

今天,网络短视频、影视剧的观看者、网文阅读者、网络游戏玩家、网络音乐听众等,都被看作“用户”,即使用者。传统的受众指信息传播、艺术审美的接受者,是读者、观众或听众。相比而言,网络文艺用户,则突出作为个

今天,网络短视频、影视剧的观看者、网文阅读者、网络游戏玩家、网络音乐听众等,都被看做“用户”,即便用者。传统的受众指信息传布、艺术审美的接受者,是读者、观众或听众。相比而言,网络文艺用户,则凸起作为个体的使用者身份,其主体性与差异性受到注重。在网络文艺的蓬勃发展中,用户可以消费文娱,也能够寻求艺术审美、文化思考;在文艺的互联网虚拟时空与现实世界中,用户既是网络文化与艺术内容的消费者,也开始扮演内容传布、生产的介入者角色。

那么,解脱单一受众身份的网络文艺用户,能否真正转换角色,在人类文化与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施展踊跃作用?用户作为网络时代“技术赋权”的一部份,在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的未来社会,能不能在技术协同下,在新的位置上施展核心作用?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态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范围9.89亿,其中短视频、视频用户分别达到88.3%和93.7%,短视频用户范围和使用率增长最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用户超越网民总数一半,网络文学用户继续维持增长。在我国互联网普及率70.4%、手机网民9.86亿的范围基础上,网络文艺用户的数量总体稳健上涨。

生活中,在通勤时“小屏”看网文,饭点儿一块儿追剧,随时拿出手机刷视频、打游戏、听音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网络文艺对用户几近没有门坎,加上凸起的文娱性,吸引网民汹涌加入。网络文艺用户逾越时空、身份的界线,整合相同的趣味和诉求,以网络的联结构成斩新的文艺群体,其数量之大、规模之广,正在刷新文艺受众发展的历史。

在互联网用户思惟影响下,文艺与受众的关系,被重置为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用户”之说也因而而来。网络文艺用户以主体性、个性化、差异性特征,构成与传统受众的区别。追什么剧、看哪期综艺、何时刷视频、用哪一个客户端听歌……完整是用户可以自己说了算的,用户还能为喜爱的创作者“打call”,或“吐槽”质量不高的文艺作品,还可以在网络平台将这些意见与别人分享,持续互动交换。近来的算法推荐,以用户服务为目标、以“用户画像”数据为主要基础,进行人工智能传布实践。

其实,早在互联网发展早期,用户就能够借助BBS论坛、博客等平台,留言、跟帖催更故事,分享和交流意见和看法。在今天,用户介入网络文艺评论、文艺内容生产的操作

有学者预测,21世纪的数据主义可能从以人为中心走向以数据为中心,“把人推到一边”。那么,人工智能与算法不但重构传布图景,也在通过整合资源与关系,重塑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算法时代,刚刚重获主体性的文艺用户,似乎又面临被困于智能数据系统的危险。尽管卸载利用、“取关”创作者、切换渠道场景,也不失为用户的一种选择,然而对于网络文艺用户来讲,根本上需要的是深刻认识算法系统,才能有效晋升网络文艺的使用体验,在人机协同、人与技术共同进化发展中,推进人类文化艺术的繁华发展。如斯来看,对网络和技术时代用户的个人体验、人文精神,用户在文艺创作与传布中的作用等思考,也许能为人类面对科技发展,维持主体地位,提供某种反思的方向与路径。

以上就是简知网(www.jianzixun.com)关于“读者变成用户,别掉进算法的“陷阱””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23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