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读《诗》之《羔羊》(下):凭什么可以气定神闲

历史上对《羔羊》的看法倒不像《行露》那么复杂,正方反方两大阵营观点鲜明,正方认为是在赞美政府官员廉洁勤政,德如羔羊;反方认为是在讽刺庸官尸位素餐,无所事事,甚至是贪官贪图享乐,奢侈腐败。双方都援引诗句,旁

历史上对《羔羊》的看法倒不像《行露》那么繁杂,正方反方两大阵营观点光鲜,正方认为是在赞扬政府官员廉正勤政,德如羔羊;反方认为是在讥刺庸官持禄,无所事事,乃至是赃官贪图享乐,奢侈腐败。双方都援用诗句,旁征博引,言之凿凿,其核心还是对其中几个关键字的理解各有不同。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毫无疑难,这是以旁观者的角度为咱们描述一个人,穿戴羊羔皮做的裘皮衣服,气定神闲地从面前走过。

仍然是经典的《诗经》体,诗分三章,重章叠句,其中每一章第一句话,描述的是这个人的衣着,先介绍衣料,再介绍做工,仅有一个字的变化,就已经把他的穿戴特点描述的很透辟。第二句话告知咱们,这个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尤其是走路时那种惟妙惟肖的神态,已经叫咱们把他的身份猜个八九不离十。文字上仅仅是顺序的变化,就足以强化那种“委蛇委蛇”悠然自得的神态。

“皮”和“革”在古代指的都是兽皮,然而有“有毛曰皮,无毛曰革”的说法。造字之初这两个字本是表示加工兽皮的动作,金文“皮”的左上是兽头和兽身,右下是一只手,表示剥取兽皮,《说文•皮部》解释为“剥取兽革者谓之皮”,所以皮的本意就是剥,引伸为剥下的兽皮,后来泛指表皮和表面,比如树皮、地皮、封皮等等。“革”的字形像是一张已经剥下的兽皮,然而双侧的毛掉了,《说文•革部》的解释是“兽皮治去其毛曰革。”引伸为去了毛的兽皮,所以平时说“毛皮”“皮毛”,不说“毛革”“革毛”,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说“革之不存,毛将焉附”。《说文》还说“革,更也。”更就是改换、变更,革职就是消除职务,革故鼎新就是去掉旧的建立新的,“革命”“改革”以及“脱胎换骨”中的“革”也都是这个意思。

人类尚无掌握纺织技术的时候,主要衣料恐怕除了了树皮树叶就是兽皮了,人们打到什么野兽就穿什么兽皮,后来发现狐皮不但质地最佳,毛色也漂亮,加上不好猎杀,所以最为珍贵,多为贵爵使用,《诗经•七月》就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的诗句。裘是毛向外的皮衣,《说文解字》讲“古者衣裘以毛为表”。《礼记•玉藻》记载:“君衣狐白裘,锦衣义裼之”,“犬羊之裘不裼”。“裼人”,《左传》说“公膳,曰双鸡。”看来伙食标准还不赖。然而因为食堂负责人贪污伙食费,将鸡换成为了廉价的鸭,厨师又把鸭肉换成为了鸭汤,惹恼了叫子雅和子尾的两位大夫,甚至酿成为了一场宫庭政变。固然了,这已经到了年龄时期,而且据说只有公卿大夫一级才能享用,普通公务员有无就不知道了。

“委蛇(yí)”的“委”是曲的意思,蛇自身也是弯曲折曲的,所以本义就是蜿蜒弯曲,经常使用来形容山脉或者山路。有成语“虚与委蛇”,也是取绕来绕去的意思,表示假意应付,不直接抗衡。还引伸为形容一种冷静自若气定神闲的神态,屈原就有“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的诗句。后来人们写成为了“逶迤”,杜甫劝岑参的时候就写过“正人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更进一步,还用来形容歌声悠扬、舞姿幽美。

由此,一个身穿银白羊皮小袄、踱着方步、精巧体面、志得意满的小官僚活脱脱站在咱们眼前。衣着精巧说明比较重视外表形象,这而且精明干练。悠然自得,闲庭信步,不但说明心境好,更说明有自信,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究竟是什么使他有这类好心境?

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朝九晚五,安于现状,顺从听话的小官僚;也能够认为是一个严格自律,谢绝公费宴请的清官。你可以理解为这是讥刺奚落某些机关干部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可以看作这是在揭示公款吃喝,特权思想和享乐主义。不过我倒觉得,这就是一个精巧利己,不想害人也不想吃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场老油条。您说呢?

以上就是简知网(www.jianzixun.com)关于“老魏读《诗》之《羔羊》(下):凭什么可以气定神闲”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111836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发布者:简知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zixun.com/1180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软文友链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81118366